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长安晚秋

标题包含
长安晚秋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嘏,字承祐,号冷斋,唐代诗人。他的生卒年及出生地均不详,但据《全唐诗》记载,他主要活动在唐德宗至唐宣宗时期(780-859)。 赵嘏的诗歌以五言律诗为主,题材广泛,包括山水田园、边塞戍楼、离别送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此时正是品尝美味鲈鱼的好时节,可我却无法回到故乡,只能徒然戴着异乡人的帽子,像当年被囚禁的楚臣钟仪一般,困守在这陌生的京城。
去完善
释义
横塞:横越边塞;南冠、楚囚:典故出自《左传》,喻指羁旅他乡或怀才不遇的人。
去完善
赏析
全诗通过对长安晚秋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首联点明时间与地点,以“凄清”二字奠定基调,并借助“汉家宫阙”的雄伟壮丽对比个人的渺小无助。颔联进一步刻画秋意,“残星”、“长笛”等意象渲染出浓郁的离情别绪。颈联则通过菊花与莲花的不同状态,将自然之景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凸显岁月流转带来的惆怅。尾联化用典故,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现实处境的不满。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堪称晚唐七律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彼时赵嘏正处于仕途不顺、羁旅长安的阶段。他怀才不遇,内心充满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无奈。在一个秋天的拂晓,他目睹长安城的秋景,那凄清的云雾、高耸的宫阙、残星、大雁等景象,触发了他深沉的情思,于是写下了这首《长安晚秋》,借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愁绪与归乡之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