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贾氏南园
江堤杨柳碧毵毵,间访名园郡郭南。
垅麦生齐知雨足,海棠开遍觉春酣。
门前幽径通芳蕙,竹里虚亭对远岚。
风物有情应笑我,不携歌酒只清谈,
。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边杨柳青翠繁茂,我在城郊的名园探访。
田里的麦子生长整齐,我知道雨水充足;海棠花盛开,感受到春天的热烈。
门前的小径通往芬芳的芳草,竹林中的空亭对着远方的山岚。
这里的景色仿佛在嘲笑我,只与清风、明月作伴,而不携带歌舞、美酒和诗词来游玩。

去完善
释义
1. 江堤:指江河两岸的堤岸地带。
2. 杨柳碧毵毵:形容杨柳枝条细长而低垂的绿色状态。
3. 间访:探访。
4. 名园:著名的花园。
5. 郡郭南:城郭南部。
6. 垅麦:田里的麦子。
7. 生齐:整齐生长的样子。
8. 知雨足:知道雨水充足。
9. 海棠开遍:形容海棠花盛开。
10. 觉春酣:感觉春意浓烈。
11. 幽径:隐蔽的小路。
12. 通芳蕙:通向芬芳的花朵。
13. 竹里:竹林中。
14. 虚亭:空无一物的亭子。
15. 对远岚:面对着远方的山岚。
16. 风物:自然风光。
17. 有情:有感情。
18. 应笑我:应该嘲笑我。
19. 不携歌酒:不带歌舞和酒水。
20. 只清谈:只是闲谈。

去完善
赏析
《游贾氏南园》描绘了春日游览的景象,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悠闲与宁静。首联“江堤杨柳碧毵毵,间访名园郡郭南”,描述了江边绿柳随风摇曳,在一片绿色中寻访着那座坐落在城郭南边的著名园林。
颔联“垅麦生齐知雨足,海棠开遍觉春酣”,麦子旺盛生长,预示着春雨的充足;海棠花开得正艳,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浓烈气息。
颈联“门前幽径通芳蕙,竹里虚亭对远岚”,庭院的幽深小径延伸至芳草之间,竹林中的空亭与远处的山岚相互映衬。
尾联“风物有情应笑我,不携歌酒只清谈”,诗人感慨这美好的景色仿佛有感情一般嘲笑他的简朴,没有带来歌舞和美酒,只是清清静静地欣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贾氏南园》是北宋文学家韩缜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60年前后,正值宋初时期。这一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逐渐兴起,为文人墨客提供了广阔的艺术创作空间。
韩缜在北宋初年担任官职,曾任同平章事(宰相),他才华横溢,擅长诗文,作品以典雅清丽著称。在这一时期,韩缜的人生际遇较为顺利,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官场经验,还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也开始关注人生的无常,感慨时光荏苒。
《游贾氏南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贾氏南园的描绘,表达了其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韩缜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诗文造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