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庚子八月八日再游东山寺

标题包含
庚子八月八日再游东山寺
蜀师当日戍黄金,此地由来险阻深。 漾水东流自纡直,泰山北望正嵚崯。 凉风肃物初秋意,膏泽愆期旦书阴。 同是天涯未归客,荒烟斜日正登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韩缜(1019年-1097年),字彦普,祖籍开封府阳武县(今河南原阳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是北宋时期的名臣。 他于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考中进士,历任知...查看更多
genii龟龟
去完善

译文
蜀地有英勇将士驻守在黄金之地,这个地方地势险要且难以攻破。 江水向东流淌渐渐改变流向,而泰山在北边矗立依旧岿然不动。 秋天的凉风吹过草木,湿润的水汽和雾气笼罩着阳光,这恰恰是秋天初来的迹象。 尽管他们都在天涯,但未回到家乡的人们互相扶持,一起在这荒凉的景色中追寻光明。
genii龟龟
去完善
释义
1. 蜀师: 指东汉将领冯绲(gǔn),曾率军攻打益州郡(今四川)的蛮族。 2. 黄金: 古时的黄金并非现在的贵金属黄金,而是川西一带地形险峻、色彩黄褐的地区。 3. 险阻深: 形容地势险阻,难以攀登。 4. 漾水: 古代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流经蜀地。 5. 纡直: 曲折与笔直的意思,这里表示水流曲折但最终汇入大海。 6. 泰山: 中国五岳之首,象征稳固不可撼动的地位。 7. 嵚崯: 形容山势陡峭。 8. 肃物: 使万物变得严肃。 9. 膏泽: 指珍贵的春雨。 10. 愆期: 失期,延误。 11. 旦书阴: 阳光从云层透出的意思。 12. 天涯: 遥远的地方。 13. 未归客: 尚未回家的旅人。 14. 荒烟: 荒凉的烟雾。 15. 斜日: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 16. 登临: 登山临水,游览山水风光。
genii龟龟
去完善
赏析
《庚子八月八日再游东山寺》是一首描绘作者韩缜在庚子年的秋天再次游览东山寺的诗歌。全诗以场景描绘和感慨抒发为主,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人生境遇的思考。 首联描述了蜀师的戍边生活,以此映衬出东山寺所在之处的险阻之地。其中“黄金”一词既暗示了蜀师的英勇,也揭示了这里的艰险环境。 颔联则以漾水和泰山为背景,分别展示了河流蜿蜒曲折和东岳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这里既是实写景物,也寓意人生的道路既有曲折也有坦途。 颈联通过初秋的凉风和书中记载的不测风云来展示自然的变化无常。这一联的描写既有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 尾联则将视角转向诗人自己,与前面的景物描绘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为离乡在外的游子,虽然同样面对未知的未来,但诗人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而“荒烟斜日”的场景也展现了诗人孤寂的心境,使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读后令人感叹作者的才情与感慨。
genii龟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庚子八月八日再游东山寺》这首诗是北宋文人韩缜所作。在诗题中提到的“庚子”是宋仁宗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这一年对韩缜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此之前,他曾经因为功绩卓著而被任命为福建路转运使,但由于当时官场腐朽,他的理想抱负未能完全实现。 在这首诗的创作期间,韩缜遇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僧人——了元禅师,两人成为了好友。了元禅师为他指引了心灵的慰藉,使他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烦恼。于是,韩缜在八月八日这天再次来到了东山寺,与了元禅师共游禅院,寻找内心的平静。 此时正值北宋中期,虽然朝政较为稳定,但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文人士大夫们纷纷寻求心灵寄托,禅宗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韩缜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与了元禅师的交往,逐渐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并在诗歌中表达了这种感悟。
genii龟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