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箫吟·锁离愁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征轮。长亭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消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遍绿野,嬉游醉眠,莫负青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心锁离别忧愁,绵绵无尽,如当初陌生的味道。闺中人想念远方的游子,暗暗流泪,哭泣着送走离别的车辆。长亭总在眼前,还有那重重的流水和孤独的云。只能远望高楼,整日里看着远方离去的人儿。
悲伤不已。池塘分别后,曾走过的路上,绿色妒忌轻盈的裙摆。那时牵着你的手,在乱花飞絮中,慢慢走在花香的小径上。红颜易老,而春意却年复一年地常在。到那绿野满地的地方,尽情游玩醉眠,不要辜负了青春年华。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凤箫吟:词牌名,又名“凤楼吟”“芳草”等。双调九十九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
2. 锁离愁:离别时的愁绪如同被锁住一样难以排解。
3. 连绵无际:形容距离之遥远,仿佛没有尽头。
4. 陌上初熏:指田间小路上的花草香气。
5. 绣帏人念远:闺中人思念远方的游子。
6. 暗垂珠泪:暗暗地流泪。
7. 泣送征轮:哭泣着为即将离去的亲人送行。
8. 长亭长在眼:长亭在视野中久久不去。
9. 远水孤云:遥远的流水和孤单的云彩,比喻游子远离家乡。
10. 但望极楼高:只希望能登到高楼的最高处。
11. 目断王孙:望着远方盼望游子归来。
12. 消魂: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悲伤。
13. 池塘别后:指分别后的池塘边。
14. 绿妒轻裙:形容绿草嫉妒那些轻盈的舞裙。
15. 恁时:那个时候。
16. 素手:洁白的手。
17. 乱花飞絮:繁花飞舞,柳絮飘散,形容春天景象。
18. 香茵:清香的草地。
19. 朱颜空自改:红颜易老,青春短暂。
20. 年年、芳意长新:每年春天,花草依然生机勃勃。
21. 绿野:绿色的田野。
22. 嬉游醉眠:尽情游玩,陶醉其中。

去完善
赏析
《凤箫吟·锁离愁》赏析:
本词以“锁离愁”开篇,描绘出一幅连绵无际的离别景象。作者借陌上初熏的景致,寓情于景,表现出离愁的无尽感。绣帏中的人儿思念远方的亲人,暗自垂泪,这种情感随着车轮滚滚而愈发浓烈。紧接着,词人以长亭作比,意在表达离别的痛苦难以消除。远处的水和云也似乎在加重这种离别的情绪,使得词人的感情越发深沉。
下片则以春日的池塘边作为背景,描述了昔日的美好时光。当年携着素手漫步花絮的时光已不再,但那绿意盎然的美景却依旧如故。然而,岁月匆匆,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诗人感慨万千,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春天,他衷心希望人们能够尽情游玩,不辜负这大好青春。
整首词以婉约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哀伤与惋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全篇来看,词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凤箫吟·锁离愁》是北宋词人韩缜在仁宗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所作。此时他刚被授予尚书都官员外郎,即将前往洪州任职。这首词反映了他在离别故乡时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在宋仁宗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韩缜本人也颇受皇帝赏识,历任多个职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开始担忧起国家的未来。在这种背景下,他借《凤箫吟·锁离愁》抒发了对家乡的留恋之情,并期望自己能够在新的职位上有所作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