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答胡用之

标题包含
和答胡用之
浪喜功名少壮时,发今种种更奚为。 穷通信我心如铁,谤誉从渠口胜碑。 息驾便应追靖节,弄弦宁复待钟期。 烛湖孤屿烟波上,他日重过细说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孙应时(1524年-1580年),字季和,号淮海居士,浙江绍兴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 孙应时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登进...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喜欢在年轻的时候追逐功名,但现在我已经意识到这并无意义。 尽管我生活贫穷,但我内心坚定如同钢铁,对于他人的诽谤和赞誉我都毫不在意。 我现在应该追随陶渊明的步伐,享受平静的生活,不再等待钟子期的出现。 将来某一天,当我再次站在烛湖孤屿的烟波之上,我会细细回味这些诗歌。
去完善
释义
1. 浪喜:轻易地喜欢、喜悦。 2. 信我:相信我,信任我。 3. 谤誉:诽谤与赞誉,指他人对自己是非的评价。 4. 从渠:任随他人。 5. 息驾:停下车马,喻指暂时休息。 6. 靖节:东晋诗人陶潜的字,这里代指陶潜。 7. 弄弦:弹奏乐器,这里指弹琴。 8. 钟期:春秋时期古琴家钟子期,这里代指知音。 9. 烛湖:水名,位于浙江宁波市附近。 10. 孤屿:孤岛,这里指烛湖中的某个岛屿。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孙应时的《和答胡用之》中,作者以豪放的笔触展现了自己的壮志与傲骨。首联“浪喜功名少壮时,发今种种更奚为”直抒胸臆,表达了年轻时热衷于功名的热情,而面对如今的老去,依然能从容应对。颔联“穷通信我心如铁,谤誉从渠口胜碑”则展现了作者的坚定决心,无论外界如何议论,他都心如铁石,不为所动。颈联“息驾便应追靖节,弄弦宁复待钟期”表明了作者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才艺的自信,希望有一天能与知音分享。尾联“烛湖孤屿烟波上,他日重过细说诗”则寓情于景,想象未来在美丽的湖光山色中,再次与友人相聚,共同探讨诗歌的美好。整首诗充满了豪情与洒脱,展现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答胡用之》是南宋诗人孙应时所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正值南宋时期,国内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 孙应时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墨客,颇受当时文坛的推崇。他在这个时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时事的看法。 在《和答胡用之》这首诗中,孙应时表达了与朋友胡用之相互支持和共勉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和寓意,既展现了作者的才情,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墨客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