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破庵和尚赞

标题包含
破庵和尚赞
百无能,得人憎。 火中钓鳖,日里藏冰。 养子不曾教,绳上更安绳。 谷孤古东山正脉,乌户呼真本川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法薰(1853年-1924年),俗名李瑞清,字祥符,号瑞清居士,别号清道人、大聋。他是清末民初的一位著名书画家、诗人、教育家,被誉为“清道人”。 释法薰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百无能,得人憎:一百样都不会做,一定会让人讨厌。 火中钓鳖,日里藏冰:火里捉鱼,太阳底下藏冰,形容行事背道而驰。 养子不曾教,绳上更安绳:教育孩子却没有好好教育,就像在绳子上再加一根绳子,比喻多此一举。 谷孤古东山正脉,乌户呼真本川僧:这句诗句我未能理解其确切意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解释。
去完善
释义
1. 破庵:指破旧不堪的寺庙,这里借指和尚本人; 2. 憎:厌恶,不喜欢; 3. 火中钓鳖:指不顾危险,勇敢行事; 4. 日里藏冰:指将宝贵的东西隐藏起来; 5. 养子不曾教:比喻不善言辞或表达不清; 6. 绳上更安绳:形容做事不得要领,越忙越乱; 7. 谷孤古东山:此处的谷孤山即鼓山,位于福建省福州市; 8. 乌户:此处为寺门之意; 9. 真本川僧:指真正信仰佛教的僧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僧释法薰所作,以调侃诙谐的方式描述了破庵和尚的形象和性格。从字面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 破庵和尚能力有限,无法完成各种任务,从而引起了别人的反感。这与“百无能,得人憎”相呼应,突出了他不受世人待见的一面。 2. 破庵和尚似乎能从事一些奇异的事情,如在烈火中捕捉鳖鱼(“火中钓鳖”)和在大白天藏匿冰块(“日里藏冰”)。这些描述暗示了他的怪诞行为与超常本领,为他的形象增添了神秘色彩。 3. 对于自己的孩子,破庵和尚并未进行常规的教育,而是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方法——“绳上更安绳”。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教育方式的独特看法,隐含了对传统教育的质疑和反思。 4. 最后两句则体现了破庵和尚的道家思想和独立人格。他以“谷孤古东山正脉”自居,即以五柳先生陶渊明为榜样,远离世俗纷扰;而“乌户呼真本川僧”则传达了他作为一位真正的修行者,虽身处困境仍坚守信仰的理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破庵和尚赞》是一首描绘僧侣生活的五言古诗,由宋代诗人释法薰所作。这首诗歌创作于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与变革之中。 在这个时代,佛教在中国经历了兴衰更迭的过程。一方面,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因素,佛教的地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制;另一方面,民间对宗教的需求依然旺盛,许多寺庙和僧侣仍然受到尊敬和供养。这种矛盾的现象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作为一位禅宗僧人,释法薰对于佛教教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他的生活中,他亲身经历了佛教信仰的传播与传承。这首诗歌正是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通过对破庵和尚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坚定与执着。 在诗歌中,“破庵”象征着破旧立新、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诗人通过描述破庵和尚的形象和生活,表达了其对佛教信仰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