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治中雪诗五首 其三
盐虎模糊懵豹貔,玉峰高并自多奇。
春先北苑供花事,夜入西淮奏雅诗。
银阙势增开雉尾,贺班香近列蛾眉。
看君来岁赓酬笔,移在仪曹进表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猛虎、豹子和貔貅这些动物的形象虽然模糊,但它们身处的玉山峰峦叠嶂,自有其独特的奇景。
春天的脚步领先于北方园林的花事,夜晚来临时,西边的淮河又响起高雅的诗篇。
银色的皇宫气势恢宏,如同孔雀开屏一般壮丽,排列整齐的官员队伍就像簇拥着香气靠近的婀娜美女。
看着你们明年一起创作诗歌,那将是出现在官员向皇帝呈递的表章中的佳作。
去完善
释义
1. 和林: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这里用以指代古代边疆地区。
2. 治中:官名,古代诸侯国的行政长官。
3. 盐虎模糊懵豹貔:形容积雪覆盖大地,山色朦胧的景象。"盐虎"比喻雪的颜色,"模糊"表示大雪覆盖的景象,"懵豹貔"则描绘了雪中动物的形态。
4. 玉峰:形容雪山高峰,"玉"有高洁、美好的寓意。
5. 春先北苑供花事:春天到来时,北苑开始供给花卉。这里的"北苑"指的是皇家花园。
6. 夜入西淮奏雅诗:晚上来到淮河的西边,欣赏美丽的夜景,创作高雅的诗篇。"西淮"指南方淮河,这句意味着作者南巡。
7. 银阙:形容雪山如银白色的宫殿,"阙"是古代宫殿、陵墓前的石台。
8. 开雉尾:比喻山势像雉鸡的尾巴一样舒展,"开"表示展开。
9. 贺班:朝贺的仪式,这里用来描述群臣朝贺的盛况。
10. 香近列蛾眉:香炉周围的侍女排列整齐,如同蛾眉一般美丽。
11. 看君来岁赓酬笔:祝愿友人来年继续写诗填词。
12. 移在仪曹进表时:赞美友人的文章风采如同朝廷官员上表时的庄重优雅。"仪曹"指礼仪官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北苑的景致和作者与友人唱和的场景。诗人以盐虎、豹貔等猛兽比喻春天的生机勃勃,通过玉峰的高耸展现自然的壮丽。接下来两句写北苑的花事和夜晚诗人的雅集,营造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然后,诗人又以银阙、贺班、蛾眉等物象,寓意着吉祥喜庆的景象。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友情的赞美以及对未来诗歌交流的期待。整首诗风格清新,意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林治中雪诗五首 其三》是南宋诗人郑清之创作的一首描绘雪景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127-1279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郑清之正处于他的人生转折点。他在早年就展示出了非凡的才华,但在官场生涯中却遭遇了许多挫折。他的政治理念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格格不入,使他饱受排挤和诽谤。然而,正是这些经历使他对自然和人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南宋时期,社会政治氛围紧张,民族矛盾尖锐。金兵南下,占领了北方大片领土,南宋政权被迫南迁。然而,南宋朝廷内部的腐败和软弱,使得国家内外交困。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投身于抗金事业,希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郑清之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也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总之,《和林治中雪诗五首 其三》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郑清之在此背景下展现出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