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莼菜

标题包含
莼菜
休说江东春水寒,到来且觅鉴湖船。 鹤生嫩顶浮新紫,龙脱香髯带旧涎。 玉割鲈鱼迎刃滑,香炊稻饭落匙圆。 归期不待秋风起,漉酒调羹任我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蟠(1027年-1106年),字公济,号章武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杨蟠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中进...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不要说江南的春天太寒冷,来到这儿我们去找一艘鉴湖船吧。 看那新长出来的嫩顶上的白鹤,还有那条刚蜕皮的龙带着它旧有的唾液。 用一把锋利的刀切割着新鲜的鲈鱼,那动作是多么的顺畅;香喷喷的米饭落下勺子时多么圆润饱满。 回家的日子不必等到秋风再起,让我用美酒和佳肴来庆祝这新的一年。
去完善
释义
1. 江东:古代指长江以东地区。这里指浙江一带。 2. 鉴湖: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北部。这里泛指江南水乡的湖泊。 3. 嫩顶:刚生长出来的嫩叶或嫩芽。这里指莼菜的嫩叶。 4. 新紫:新生的紫色叶子。这里形容莼菜的嫩叶色泽。 5. 龙脱香髯:比喻莼菜形态。香髯,意指带有香味的胡子,这里用龙的胡须来比喻莼菜的形态。 6. 旧涎:指老龙遗留下来的涎水。这里指莼菜的营养成分。 7. 玉割鲈鱼:用刀切割鲈鱼。玉,这里形容刀具的光泽与质地。 8. 迎刃滑:形容切割鲈鱼时的顺畅感。迎刃,刀锋对着砧板。 9. 香炊稻饭:用香米煮成的饭。炊,煮。 10. 落匙圆:形容米饭软糯适口。落匙,用勺子舀取食物时顺滑的感觉。 11. 归期:回家的日期。 12. 秋风起:秋天到来的意思。 13. 漉酒调羹:制作酒的过滤过程和烹饪时的调料准备。这里借指烹调和美食的制作。 14. 年:寿辰,年龄。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喜欢研究和探索美食的欲望,愿意为美食而花费时间和精力。
去完善
赏析
《莼菜》这首诗是北宋诗人杨蟠的作品。诗中描述了春天时江南水乡的美景和丰富的水产资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首句“休说江东春水寒”,作者以“江东”代指家乡,暗示了自己对家乡的怀念。紧接着提到“到来且觅鉴湖船”,表达了对家乡风景的热爱。这两句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鹤生嫩顶浮新紫,龙脱香髯带旧涎”,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人通过比喻,形象地展示了莼菜的鲜嫩和香甜,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着的“玉割鲈鱼迎刃滑,香炊稻饭落匙圆”,进一步强调了家乡的美味佳肴。诗人用“玉割”“香炊”等词语,赋予了这些菜肴以诗意的美感,让人垂涎欲滴。 最后的“归期不待秋风起,漉酒调羹任我年”,表明了诗人向往回到故乡,过上悠然自得的生活的愿望。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都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田园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莼菜》是宋朝诗人杨蟠在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创作的五言诗。当时他任知县,被贬谪于洪州(今江西南昌)。 在这段时间里,杨蟠历经世事沧桑,从曾经的博学鸿词科状元到现在的落魄文人,他对世态炎凉有了深刻的体会。他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结交了许多志趣相投的朋友,这些经历使他的诗歌才情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北宋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士人阶层地位得到提高。然而,朝廷内部党派之争严重,官僚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有识之士深感忧虑,纷纷投身改革事业,杨蟠便是其中的一员。他在官场上直言不讳,多次上疏劝谏皇帝,却因触犯了权贵利益而被排挤陷害。 在这首《莼菜》诗中,杨蟠通过对江南水乡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政治抱负的坚守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将莼菜比作自己的品质,表示无论身处何地,都会保持高洁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这首诗充分展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傲骨嶙峋的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