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杜氏江亭

标题包含
过杜氏江亭
上国千余里,逢春且胜游。暂闻新鸟戏,似解旅人愁。 野色吞山尽,江烟衬水流。村醪须一醉,无恨滞行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合(777年-843年),字大凝,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 姚合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卖药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歌创作。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这千里之遥的国度,每逢春天便是游玩的好时机。忽然听到小鸟欢快的嬉戏声,仿佛能理解旅人的离愁别绪。春天的景色蔓延至整个山脉,江水中的烟雾与流水相互映衬。不妨在村子里畅饮美酒,让旅途不留遗憾。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过:路过,经过 2. 杜氏江亭:杜氏的江亭,此处为地名 3. 上国:国家,此处指大唐帝国 4. 千余里:一千多里,形容距离远 5. 春:春季,春天的意思 6. 胜游:美好的游览 7. 新鸟戏:春天的新鸟嬉戏的场景 8. 似解旅人愁:似乎能理解旅人的忧愁 9. 野色:田野的景象 10. 吞山尽:吞没群山,形容景色辽阔 11. 江烟:江上的烟雾 12. 衬水流:映衬着水面的流动 13. 村醪:乡村的酒 14. 须一醉:需要痛痛快快地喝一顿酒 15. 无恨:不要留下遗憾 16. 滞行舟:阻碍了船只的前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旅行中经过杜氏江亭时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了旅程的遥远和目的地的美好;颔联以新鸟嬉戏为切入点,传递出旅途中短暂的欢快时光;颈联展现了壮丽的山野景色与江水的悠然之态;尾联则寄托了诗人借酒消愁的愿望,表现出诗人在旅途中试图寻找慰藉的心情。整首诗既有自然景色的渲染,又有人文情感的抒发,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其境,感受到了诗人微妙的心境变化。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杜氏江亭》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朝贞观年间(公元785年),正值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然而,姚合在这时期并未得到皇帝的宠信,这使得他在官场上的地位并不显赫。他常常在闲暇时出游,寻找灵感,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景色的诗篇。 这一时期,唐朝的文化艺术发展迅速,文学创作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诗歌作为社会主流文化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姚合作为当时的著名文人,以其独特的才情和见解,为唐诗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