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崔玄亮赴果州冬夜宴韩卿宅

标题包含
送崔玄亮赴果州冬夜宴韩卿宅
兰烛照重茵,飞杯复几分。 主人寒不寐,上客晓离群。 骑吏缘青壁,旌旗度白云。 劒铭生藓色,巴字叠冰文。 华省思僊侣,疲民爱使君。 泠泠唯自适,郡邸有谁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合(777年-843年),字大凝,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 姚合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卖药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歌创作。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兰烛照亮了厚重的地毯,宴会上飞杯传酒,一片热闹景象。 主人因寒冷而难以入睡,上座的客人也已黎明时分准备离开。 骑兵们沿着青翠的墙壁前进,旗帜在白云之间穿梭。 剑上的铭文已经生了苔藓的颜色,巴字碑则刻画着如同冰块交织的文字。 省思着仙人的生活,疲劳的老百姓热爱他们的官员。 清凉的氛围让人自我感到舒适,然而州府的住所里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份平静呢?
去完善
释义
1. 兰烛:指燃烧时发出淡蓝色光芒的蜡烛。 2. 重茵:重叠的褥子或坐垫。这里形容宴会的热闹氛围。 3. 飞杯:指传递酒器的动作。 4. 上客:尊贵的客人,这里指崔玄亮。 5. 骑吏:骑马跟随官员的随从。 6. 青壁:青翠的山壁,形容山景的美丽。 7. 旂(qí):古代的一种旗帜,常用于军中。 8. 剑铭:指宝剑上的铭文,用以表明剑的来历和象征意义。 9. 巴字:指四川地区的一种书法风格。 10. 藓色:苔藓的颜色,这里形容剑铭表面的斑驳痕迹。 11. 泠泠:形容水声、风声等清脆悦耳的声音。 12. 适:惬意,舒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赴任的场景。诗中用“兰烛”、“飞杯”等词勾勒出宴会的热闹氛围;用“骑吏”、“旌旗”表现了官场的庄重;以“剑铭”、“巴字”展现了地理环境的特色。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友人的关爱和对民情的关注。全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的独特韵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古诗《送崔玄亮赴果州冬夜宴韩卿宅》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姚合,创作于公元857年。这一年,姚合四十五岁,已经是功名显赫的朝廷命官。此时唐朝正处于中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姚合正处于人生的高峰期,他不仅在官场有所作为,而且在诗坛也享有盛誉。他的诗歌风格独特,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在这一时期,姚合与许多著名的文人士大夫交往密切,如韩愈、柳宗元、白居易等,他们的文学成就对姚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唐朝社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为姚合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