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奉劝邻家女子,盲目效仿皱眉姿态又怎能企求得到同样的命运呢?

去完善
释义
持谢:奉告;效颦:模仿皱眉;希:希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西施从平民到妃子的转变为主线,描绘了她命运的巨大起伏。开篇点明主题,“艳色天下重”奠定了全诗基调,暗示美貌的重要性。接着叙述西施由越溪女到吴宫妃的骤变,对比强烈,令人感叹。下半部分则深入刻画了西施身份变化带来的待遇差异,以及旁人对她境遇的羡慕和模仿。最后一句“效颦安可希”尤为警醒,批评了那些只知表面模仿而不知内在价值的人。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既展现了个人命运的戏剧性,也揭示了社会对美与权力的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施咏》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创作的五言古诗。这一年,王维三十八岁,正值中年。他的诗才横溢,仕途顺遂,已经担任了尚书右丞一职。然而,在这样看似平静的生活中,他对于人生的思考并未停止。
当时,唐朝的国力达到了顶峰,社会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欣赏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西施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的美貌和智慧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西施的命运,也成为了人们对于人生命运思考的一个重要象征。
因此,王维在这首诗中以西施为题,通过对西施命运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同时,他也暗示了自己虽然身处高位,但内心却依然保持着一份淡泊与宁静的心态。这种心态,正是他在那个繁华盛世中保持清醒头脑,坚守内心的宁静之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