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万里桥

标题包含
万里桥
万里桥西万里亭,锦江春涨与隄平。 拏舟直入修篁里,坐听风湍澈骨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万里桥:位于成都西南,是古代连接四川与云南的重要桥梁。因诸葛亮曾在此送费祎出使吴国,有“万里之行始于足下”之意而得名。 2. 锦江:流经四川省成都市的一条河流,以其清澈的河水著名。 3. 春涨:春天河流水位上升的景象。 4. 隄:堤坝。 5. 脩篁:竹林。
去完善
赏析
《万里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万里桥西万里亭”点明了地点,万里桥和万里亭都是成都的著名景点,寓意着诗人的心情如同这些景物一样宽广。接下来的“锦江春涨与隄平”描绘了春天江水上涨,堤坝与水面齐平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第三句“拏舟直入修篁里”表现了诗人在竹林中的惬意生活,最后一句“坐听风湍澈骨清”则传达出诗人被清新的空气和溪流的声音所感动的心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生活情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万里桥》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吕大防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74年,正值北宋中期,此时中国政治形势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 吕大防在这一年间的人生际遇颇多。他曾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是北宋朝廷的重臣之一。然而,他在政治斗争中也受到了排挤,一度被贬谪到地方任职。这段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起伏跌宕,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在这一时期,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新旧党争激烈。一方面,新党改革派积极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另一方面,保守势力对新党的政策进行了猛烈抨击,导致政局不稳。在这种背景下,吕大防一方面要应对政治斗争的险恶,另一方面又要关注民生疾苦,这就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综上所述,《万里桥》的创作背景是北宋中期复杂的政治形势和吕大防丰富的人生经历。这使得这首诗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又充满了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