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合江亭记

标题包含
合江亭记
  沱江自岷而别,张若、李冰之守蜀,始作堋以揵水,而阔.沟以导之,大溉蜀郡、广汉之田,而蜀已富饶。今成都二水,皆江沱支流,来自西北而汇于府之东南,乃所谓二江双流者也。沱旧循南隍,与江并流以东。   唐人髙骈始凿新渠,缭出府城之北,然犹合于旧渚。渚者,合江故亭。唐人宴饯之地,名士题诗往往在焉。从茀不治,余始命葺之,以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观水,沧波修阔,渺然数里之远,东山翠麓,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鸣瀬抑扬,鸥鸟上下。商舟渔艇,错落游衍。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   既而主吏请记其事,余以为蜀田仰成官渎,不为塘埭以居水,故陂湖汉漾之胜.比他方为少。倘能悉知潴水之利,则蒲鱼菱芡之饶,固不减于蹲鸱之助。古之人多因事以为饰,俾其得地之利,又从而有观游之乐,岂不美哉?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沱江:长江上游的支流,源出岷山山脉。 2. 岷:岷山,位于四川西北部。 3. 张若、李冰:古代蜀国的两位官员,负责水利建设。 4. 堋:筑堤防水。 5. 揵水:引导水流。 6. 蜀郡:古代四川省一带。 7. 广汉:古代四川省地区。 8. 高骈:唐朝将领,曾开辟新渠。 9. 府:指成都府。 10. 南隍:南边的河岸。 11.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12. 从茀不治:杂草丛生,无人管理。 13. 葺:修补。 14. 船官:管理船只的官员。 15. 沧波:大海。 16. 修阔:宽广辽阔。 17. 东山:古时的隐居之处。 18. 翠麓:青翠的山麓。 19. 烟林篁竹:烟雾弥漫的竹林。 20. 鸣瀬:水声。 21. 商舟渔艇:商船和渔船。 22. 游衍:自由游玩。 23. 蒲鱼菱芡:水生植物,可用于食用。 24. 蹲鸱:芋头,一种植物。 25. 得地之利:得到土地带来的好处。 26. 观游之乐:观赏游玩的乐趣。
去完善
赏析
该篇《合江亭记》为北宋时期文人吕大防所作。文章讲述古蜀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历史和作用,以及合江亭的由来和景致。吕大防描述了成都附近的江水汇流于东南方形成的独特景象,同时也提及唐代高骈凿新渠之事。此外,他还描绘了在春日朝霞或秋夕暮色下,合江亭边的壮丽景色,如远处的青山翠麓、近旁的烟林篁竹等,展现了丰富的自然色彩和人文气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合江亭记》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吕大防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追溯到公元975年左右,这个时期正是北宋初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吕大防正处于其政治生涯的顶峰。他担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这个看似光鲜的背后,吕大防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由于当时的政治斗争激烈,他必须时刻小心谨慎,以免遭到敌对势力的攻击。 在这个时期,北宋的社会风气相对开放,文人墨客们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国家的忧虑。吕大防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他也希望借助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和建议。因此,在这首《合江亭记》中,吕大防以合江亭为象征,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期盼和对民众幸福生活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