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曲江溪中
溪流清且深,松石复阴临。
正尔可嘉处,胡为无赏心。
我由不忍别,物亦有缘侵。
自匪常行迈,谁能知此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溪水的清澈而深沉,松树和石头投射出阴影。这种美丽的地方,为什么没有人欣赏呢?我不忍心告别这里,万物皆有因缘。如果不是经常来旅行的人,谁能理解这种美好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曲江溪:即曲江池,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2. 胡为:为何,为什么。
3. 常行迈:经常行走在外。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古诗,诗人以清澈的溪流、茂密的松树和石头为背景,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欣赏这样的美景时,人们往往会感到愉悦和满足。然而,诗人却认为这种美好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欣赏。他担忧这些美好的事物可能因为缺乏关注和呵护而受到损害。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关爱,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初发曲江溪中》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之手,创作于公元725年。此时正值开元盛世初期,唐玄宗即位不久,励精图治,国泰民安,这一时期被后世誉为“贞观之风,到今歌咏”。
此时的张九龄任宰相之职,他的政治才干和文采深受唐玄宗赏识。然而好景不长,因遭奸臣排挤,张九龄被迫辞官回乡,此诗正是他离京返乡途中所作。诗人以曲江溪中为起点,展望前路漫漫,感叹人生的起起落落,体现出一种深沉的人生哲理。
在诗中,张九龄表达了对家乡山水风光的热爱,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心中对朝廷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他以江水、青山等自然景物作为象征,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自己心中的家国情怀。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使得诗歌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