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晚春过雨

标题包含
晚春过雨
酒恶病成恼,春深愁转加。 园林三月事,风雨一庭花。 燕幕自相语,蜂屯争趁衙。 傍栏迎霁色,溪上几人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袁说友(1140年-1204年),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浙江金华,是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名臣,历任太学正、国子祭酒、礼部尚书等职。 袁说友在文学上颇有成就,尤以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美酒成瘾变成烦恼,春日愈深忧愁加深。 三月中的园林事,风雨里的一庭繁花。 燕群在空中呢喃私语,蜜蜂忙碌如朝官升堂。 靠在栏杆边迎接雨后天晴,溪边有几户人家。
去完善
释义
1. 酒恶:指饮酒过量后的不适感。 2. 春深:春天的晚期,此处指暮春。 3. 三月事:指春天的景象和活动。 4. 蜂屯:形容蜜蜂聚集在一起。 5. 趁衙:此处的“衙”指的是蜂类为采蜜而形成的群体秩序。 6. 傍栏:靠近栏杆的地方。 7. 霁色:雨后初晴的天空颜色。
去完善
赏析
《晚春过雨》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晚期的景色和作者的心境。诗中,“酒恶病成恼”表达了诗人因饮酒过量而导致的身体不适,这种不适感在春天深处时变得更加严重。第二句则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之情。 接下来,“园林三月事,风雨一庭花”通过描述园林里三月的景象以及风雨中的花朵,表现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无常。这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典型手法,用自然环境来映衬人的情感状态。 然后,“燕幕自相语,蜂屯争趁衙”两句描绘了燕子在筑巢时的相互鸣叫和蜜蜂忙碌的身影。这进一步表现了春天的热闹和活力。 最后,“傍栏迎霁色,溪上几人家”则表现了诗人靠在栏杆上欣赏雨后初晴的美景,以及远处小溪边几户人家的宁静生活。这种宁静与之前所描述的喧闹形成对比,显示出诗人在繁忙生活中的心灵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晚春过雨》是南宋诗人袁说友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此时的袁说友任湖州通判,主持郡政。 在这个时期,南宋的朝廷内部斗争激烈,政治腐败严重,百姓生活困苦。袁说友作为一名官员,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了解。他在担任湖州通判期间,积极推行改革,关心民生,力求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然而,他的努力并未得到朝廷的支持,反而受到了一些权臣的排挤和打压。 在这段时间里,袁说友在政治上遭遇了挫折,但在文学上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晚春过雨》就是其中的一首。在这首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春时节过雨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感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然而,诗中的“叹年芳”、“愁病共匆匆”等词语,也流露出诗人对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国家时局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