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孟东野

标题包含
孟东野
出仕因诗忤长官,布衣时节更孤寒。 长安得意春风里,百岁都来一日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因为写诗触怒了上司而离职,平民百姓的日子更加艰难。 在长安的风头浪尖上志得意满,百岁的时光不过是一次欢乐的盛宴。
去完善
释义
《孟东野》:这首古诗是描绘唐朝诗人孟郊的诗文遭遇及心境。 1. 孟东野:指孟郊,字东野,唐朝著名诗人,与韩愈并称“韩孟”。 2. 出仕因诗忤长官:孟郊曾任职尚书省功曹参军,但因不愿趋附权贵而受到排挤,这是说他因为诗文过于耿直而得罪了上级官员。 3. 布衣:平民百姓之意。 4. 长安:即今西安,唐代的京城。这里借指朝廷或上层社会。 5. 得意:在《说文解字》中,"得"有获得、享受的意思,所以"得意"就是享受成功或者幸福的含义。 6. 百岁都来一日欢:即使寿命长达百年,也不及一朝欢笑的快活,这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春风得意的时期所享受到的快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孟东野(孟郊)的人生经历为主线,通过对比他在出仕和布衣时的不同境遇,揭示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首句提到孟郊因为诗歌得罪了长官,导致他的仕途受挫,这使他生活在孤独与贫寒之中。然而,在长安春风得意的时期,他的一生的快乐似乎都集中在了那一天。这种强烈的反差,使得诗歌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意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孟东野》这首诗描绘了唐朝诗人孟郊的坎坷人生。孟郊,字东野,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才华横溢。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多次科举落第。直到46岁才中进士,成为翰林院编修。他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和磨难,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诗才抒发内心的情感。 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严重,科举制度也日益腐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孟郊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深感痛苦和忧虑。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疾苦。 这首诗通过对孟郊一生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敬仰和同情。同时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的困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