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堂
山人居白鹿,书洞有遗迹。
为世作星凤,真堪慰泉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间居处有白鹿,书香门第藏古迹。
在世犹如稀星凤凰,的确能够安慰林泉与奇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白鹿:指白鹿洞,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海会镇庐山五老峰南麓,南宋理学家朱熹曾在此创办书院,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2. 山人:隐士的别称,此处代指隐居于白鹿洞的文人墨客。
3. 星凤:比喻罕见而杰出的人才,此处形容白鹿洞书院的优秀学子。
4. 真堪:实在可以。
5. 慰泉石:慰藉山中泉石,喻指那些贤达之人对自然界的关注与尊重。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白鹿洞书堂景象的诗。诗中,作者通过“山人居白鹿,书洞有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一带有浓厚历史气息的场所的敬仰之情。同时,以“为世作星凤,真堪慰泉石”结尾,传达了此地虽处深山幽谷之中,却因其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优秀人物的出现而熠熠生辉,同时也勉励人们要向那些先辈们学习,以此慰藉自己的内心。整首诗借景抒情,既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敬重,又传达出积极的人生态度,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哲理意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鹿洞书堂》是南宋诗人项安世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160年至1220年之间。这个时期的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项安世(1129-1208),字平甫,号平庵,浙江乐清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历任国子监博士、秘书省校书郎、工部员外郎等职,后因直言敢谏而被贬谪至江西一带。在江西期间,他曾多次游览白鹿洞书院,深受书院的学术氛围和自然环境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这个时代,科举制度已经相当成熟,士人们纷纷投身于科举考试,以求功名。而白鹿洞书院作为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来是文人墨客云集之地,更是儒家学说的传播中心。项安世在白鹿洞书院感受到了浓厚的学术气息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也正是他创作《白鹿洞书堂》的背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