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史沧洲
梯旻一何高,其势如龙蟠。
下直湖万顷,襟抱沧洲湾。
潭居占其胜,缥缈云涛间。
海邦形势地,秀伟此为尊。
诸湖如附庸,有水俱来环。
元气昔孕此,停蓄固有存。
挺生贤哲人,象服仍貂冠。
道大久乃见,景好人亦闲。
堂堂八座贵,袖手乐其天。
龙飞御宸极,廊庙须公还。
湖山虽尔佳,政恐思谢安。
下客有侯喜,素仰斗与山。
抠衣荷延纳,不弃蒯与菅。
怜我尘土姿,欲使饵金丹。
祗愧坐斤骨,蜕形良独难。
恭惟我公贤,崔嵬不可攀。
兹遇垂弧旦,竞赋崧高篇。
南极正耿耿,三台辉紫垣。
趣起对钧秉,永辅基图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有多高,气势如同蟠龙腾跃。
俯瞰湖水碧波荡漾,如环抱绿洲的襟带。
居住在此,恰如身处仙潭云雾之间。
地理位置重要,美丽而雄伟。
各湖泊如同附属之地,纷纷汇聚至此。
这里有天地之气凝聚而成,源远流长。
历代贤能之人层出不穷,地位显赫。
美景迷人,心境悠然自得。
贵族显要高高在上,尽享天伦之乐。
皇宫需要他们治理朝政,扬眉吐气。
湖光山色固然美好,但也不及谢安那般令人怀念。
下层有人敬仰侯喜,仰慕他们的才情和品质。
虚心求教,未曾轻视他人。
他们怜悯我这疲惫的身躯,希望我能身强体健。
自叹体质羸弱,脱胎换骨并非易事。
只有敬重我等众位的贤能,才能稳操胜券。
今天恰逢佳节庆典,尽情歌颂美好的事物。
南方向阳,天空明亮;三台星灿烂辉煌。
努力尽职尽责,为了江山社稷的延续。
去完善
释义
《寿史沧洲》注释如下:
1. 梯旻:攀登高空。这里指登山。
2. 龙蟠:形容地势险要。
3. 湖万顷:指湖水广袤无际。
4. 沧洲湾:指附近的湖泊和水湾。
5. 潭居:指居住在潭边的地方。
6. 海邦:沿海地区。
7. 附庸:比喻附属之地。
8. 元气:原指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之气,这里借指地理环境。
9. 停蓄:积聚储备。
10. 挺生:生长出来。
11. 象服:古代官员的礼服。
12. 貂冠: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
13. 道大:指道德高尚的人。
14. 景好:景色优美。
15. 八座:古代官职,这里指朝廷高官。
16. 袖手:不参与事务的态度。
17. 龙飞:比喻皇帝即位。
18. 御宸极:成为帝王。
19. 廊庙:朝廷。
20. 谢安:东晋政治家,此处借用其名表示期望对方出仕。
21. 下客: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是地位较低的人。
22. 侯喜:史沧洲的名字。
23. 抠衣:整理衣襟。
24. 黾纳:接受他人建议。
25. 斗与山:指北斗七星和恒山,寓意志在四方。
26. 寸金丹:道家炼丹术语,比喻修养身心。
27. 坐斤骨:身体枯瘦。
28. 南极:指南方星宿,此处喻指皇帝。
29. 三台:汉代指尚书、御史、谒者三署,后世用以泛指朝廷高官。
30. 紫垣:皇宫。
去完善
赏析
《寿史沧洲》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史沧洲祝寿的场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主人史沧洲的敬仰之情。首联描写了地势之高、形势之险,为整首诗营造了一个宏伟的背景。接下来的几联,诗人分别描绘了湖泊、云涛、海邦等自然景观,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关系,展现了一幅壮观的景象。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强调了史沧洲所在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突出了他的地位。
在描绘了壮丽的景色之后,诗人转向了对史沧洲的赞美。他提到史沧洲是一个有才干的人,他的德行和才能使得他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出。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史沧洲的生活态度和人格魅力,他以淡定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体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风貌,让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史沧洲的祝愿,希望他能继续在朝廷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期许,希望能够得到史沧洲的提携和帮助,让自己也能有所作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地理环境和人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史沧洲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以自身的期许,表达了他对功业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寿史沧洲》是南宋诗人熊以宁创作的祝寿诗,创作于公元1234年。熊以宁,字子固,号静斋,福建建瓯人,晚年寓居江苏吴县。他擅长作诗和书法,尤以词名世。
在创作这首诗时,南宋正处于金兵南侵、国家动荡的时期。熊以宁虽然一生并未在朝廷担任要职,但他关心国家命运,关注民生疾苦,写下了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在此背景下,他为好友史沧洲祝寿,通过赞美其人品、才华和长寿,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