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生查子

标题包含
生查子
梅从陇首传,柳向邮亭折。 鸳瓦晓霜浓,掠面凝寒色。 相逢意便亲,欲去如何说。 我亦是行人,更与行人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师侠,字介之,号坦庵,南宋文人。他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卒于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享年约106岁。 赵师侠出身书香门第,其父赵不愚为进士出身,曾任朝官。赵师侠自幼聪颖过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梅从田埂旁传来花香,柳树则在路旁的驿站中摇曳生姿。 屋顶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冻,清晨的风吹拂过脸庞,留下寒冷的气息。 偶然相遇时便会觉得分外亲切,而分别时却找不出合适的言辞来表达离别之情。 其实我和你一样,都是这旅途中的过客,只是在告别的时候,又和别的过客挥手道别。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赵师侠:南宋词人,字介之,号坦庵。 2. 梅从陇首传,柳向邮亭折:梅从陇首传表示春天的气息已经随着梅花开放传来;柳向邮亭折表示柳树在邮亭旁被风吹得弯曲。 3. 鸳瓦:指鸳鸯形状的瓦片,这里代指房屋。 4. 晓霜浓:早晨的霜很重。 5. 凝寒色:寒冷的感觉仿佛凝聚在空气中。 6. 相逢意便亲,欲去如何说:见面后就感到亲切,但离别的时候却不知该如何表达。 7. 我亦是行人,更与行人别:我是旅客,又要与别的旅客分别。
去完善
赏析
《生查子》是赵师侠的一首描绘离别情感的词作。上阕以梅、柳作为意象,传达了分别的氛围。“梅从陇首传”以梅花传递着离别的信息,而“柳向邮亭折”则以柳树为线索,象征了送别之情。同时,“鸳瓦晓霜浓,掠面凝寒色”两句描述了清晨的霜冻和寒冷,营造出一种离别时的凄冷景象。 下阕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相逢意便亲,欲去如何说。”虽然相逢时情意亲近,但分别之际却难言内心的感受。最后两句“我亦是行人,更与行人别”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自己也是行人的身份,从而深化了离别的情感。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生查子》是南宋词人赵师侠的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南北宋交替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赵师侠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因种种原因被贬谪。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他的词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创作《生查子》时,赵师侠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在官场上的挫折使他更加珍惜与家人和朋友的时光。这首词表达了他在离别时的忧伤之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