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阴风寒地有感

标题包含
江阴风寒地有感
西浙因曾究竟看,澄江端的是风寒。 户门人合为防密,南北天非立限宽。 误认孤军成僻小,谁思紧处是辛酸。 愿兴重镇加经理,忍见寥寥守备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仔细观看浙江西部的情况,纯净的江水确实十分寒冷。家家户户都应该紧密防范,确保安全。别误以为这个地区只是一个小地方,其实这里的防守任务非常艰辛。希望能够加强军事管理,不能容忍仅仅依靠少数人在那里守护。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包恢:南宋诗人。 2. 西浙:即浙江西路,这里指的是江浙一带。 3. 澄江:即今江苏江阴。 4. 户门:指家门。 5. 合:应该。 6. 防密:严密防守。 7. 天非立限宽:天地的界限并不是固定的。 8. 孤军:独自坚守的军队。 9. 紧处:紧要之处。 10. 愿兴重镇加经理:希望加强重要城镇的管理。 11. 忍见:不忍看到。 12. 守备单:孤单的守备力量。
去完善
赏析
《江阴风寒地有感》这首诗歌以“风寒”一词起笔,既形象描绘了江阴天寒的地理环境,又象征了国家的危局和民间的艰辛。包恢通过指出江南各地的具体情况,表达了忧虑国家命运的担忧。他不愿看到孤独的军士们陷入困境,更不愿见到防备力量薄弱的现实。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心和对人民的关爱,呼吁重视军事防御和国家治理,体现出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阴风寒地有感》是南宋诗人包恢在江阴寒地的见闻感受,此诗于公元1197年创作。当时金兵压境,陆游以安抚使的身份率部守备江阴,风雨连天,寒气逼人,让诗人深刻感受到了战场上的肃杀之气。 包恢在当时是一位著名的文人,他在任江西提举常平茶盐公事时提出了许多有益于民生的政策。然而,国家正面临外忧内患的局面,他看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也深知国家的处境已经岌岌可危。在江阴寒地,他感受到了风雨连天的寒冷,也见证了战场上的肃杀和战局的紧张。面对这种情形,他深刻地意识到国家的危机,并以此激发了自己强烈的爱国之情。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金兵入侵、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局面令人堪忧。包恢身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他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安危紧密相连,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然而,他亦深知个人的力量有限,在战争中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助让他更加坚定地投入到报国为民的事业中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