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
暴之烈日无改色,生于浊水不受污。
疑如娇媚弱女子,乃似刚正奇丈夫。
有色无香或无实,三种俱全为第一。
实里中怀独苦心,富贵花非君子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阳光的暴晒仍然不改颜色,即使生长在浑浊的水中也不会被污染。看上去像是柔弱的女子,实际上却正直而坚毅,仿佛是奇特的男子。有时候有颜色但没有香气或者没有果实,但真正最好的是那些颜色、香气和果实都具备的花朵。而在这些花朵之中,那些拥有独特内心世界的才是真正的珍贵,那些富贵的花朵却不是君子的伴侣。
去完善
释义
【暴】暴露在烈日下。
【疑如娇媚弱女子,乃似刚正奇丈夫】看似柔弱,实则刚正。
【有色无香或无实,三种俱全为第一】指的是莲花在色彩、香气和果实方面的完美表现。
【富贵花非君子匹】莲花这种花不同于只追求富贵的花卉,它更注重内在的品质。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莲花的诗,诗人从多个角度赞美莲花的品质,表达了对其敬仰之情。首先,“暴之烈日无改色,生于浊水不受污”两句描述了莲花在恶劣环境下依然保持清白高洁的品质,如同刚正不阿的奇丈夫。接下来的“疑如娇媚弱女子,乃似刚正奇丈夫”则用对比的方式,展示了莲花看似柔弱但实际坚强的形象。
“有色无香或无实,三种俱全为第一”一句表明,拥有美丽外表、馥郁香气和丰厚果实是莲花最完美的状态。最后“实里中怀独苦心,富贵花非君子匹”则是强调莲花内在之美,它不与繁华的花卉相比,自有一股清高之气。
这首诗以莲花的特质象征人的品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观察,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莲花》是南宋诗人包恢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具体时间难以考证。然而,我们可以在创作背景中找到诗人的经历和时代的相关知识。
在南宋末年,政治局势动荡不安,金国的侵略和内部矛盾使得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包恢作为一位官员,曾在朝廷任职,亲眼目睹了国家的危机。他在政治生涯中,始终坚守清廉正直的品格,为国家和人民尽心尽力。
此外,包恢还是一位学者,对儒家经典有着深厚的研究。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人生感慨为主,强调个人品行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在《莲花》这首诗中,包恢以莲花为象征,表达了君子清廉的品质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综上所述,《莲花》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包括了诗人在南宋末年的政治生活、个人经历以及对儒家思想的深刻领悟。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这首诗的诞生,使其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强烈现实意义的作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