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上湖

标题包含
上湖
舟车出阛阓,蹔觉脱樊笼。 松荫凄迷日,荷香澹沱风。 凌晨争迅急,向晚却和融。 貌取君诗句,方知物象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陈棣"的具体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的信息,例如全名、生卒年份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答案。
去完善

译文
乘船驾车离开闹市,短暂地感觉摆脱束缚。 松树林阴下阳光斑驳,荷花香气随风淡去。 清晨时分人们争相奔走,傍晚则气氛融洽和谐。 品读你的诗句,我才明白万物景象相通。
去完善
释义
1. 廛:古代城市平民的房地;市集。这里指繁华的城市。 2. 樊笼:关鸟兽的笼子。比喻受束缚的地方。 3. 松荫:松树下面的阴影处。 4. 荷香:荷花的香气。 5. 沱风:江河湖泊上的微风。 6. 凌晨:天将明的时候。 7. 向晚:临近晚上的时候。 8. 和融:和谐融洽。 9. 貌取:以貌相取,即以外表来判断。
去完善
赏析
《上湖》是南宋诗人陈棣所创作的描绘西湖美景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了其对西湖美景的独特感悟,并通过“松荫”“荷香”等意象展现了西湖的清幽之美。 首先,首联“舟车出阛阓,蹔觉脱樊笼”通过对比繁华的城市与悠闲的西湖,强调出远离喧嚣、暂得清净的感受。这个比喻传达了诗人渴望超脱世俗纷扰、享受宁静的心境。 接下来,颔联“松荫凄迷日,荷香澹沱风”是对西湖景色的具体描绘。日头透过松树洒下斑驳光影,带来阴凉的感觉;微风吹过,荷叶荷花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这两句诗勾勒出一种清爽宜人的夏日景致,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紧接着,颈联“凌晨争迅急,向晚却和融”描述了西湖一天之内从早到晚的变化。早晨湖面波光粼粼,晚风轻拂,水面显得平静和谐。诗人用这短短两句刻画了时间的流逝,表达出人生百态尽在时光流转中的感慨。 最后,尾联“貌取君诗句,方知物象同”巧妙地借用了友人的诗句,暗示自己对于西湖风光的认识与前人并无二致。这是诗人谦逊的体现,也是对自己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的高度认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湖》是南宋诗人陈棣所作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 在庆元年间,南宋政权逐渐稳定,经济、文化开始繁荣。陈棣在这个时期担任地方官员,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民生。他看到了江南地区美丽的水乡景色,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上湖》。 在当时,江南地区的水利工程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通过围垦、疏通河道等手段,将湖泊连成一片,形成了大面积的水网。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为水乡风光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增长。因此,诗歌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寄托理想的方式,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陈棣作为一位地方官员,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他在欣赏水乡美景的同时,也关注到了民生问题。在他的笔下,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不仅仅是自然风光的描绘,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幸福的期盼。因此,《上湖》不仅是一首描绘水乡风光的诗,更是一首反映作者民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