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石洞
兹山融结几千年,天划神剜巧自然。
瀑派星河飞雪练,桂分月窟耸云烟。
人疑盖竹旧福地,我道金华小洞天。
乘兴登临供胜赏,依然身是十洲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座山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它的形成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瀑布如星河般飞泻而下,如同洁白的绸缎;桂树仿佛来自月亮的神秘仙境,云烟萦绕。人们猜测这是盖竹的风水宝地,但我认为这里就是金华的小洞天。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欣赏这美景吧,我们仿佛就是传说中的神仙。
去完善
释义
1. 兹山:此山,指诗中提到的石洞所在的山。
2. 融结:融合,聚合。这里指山的形成过程。
3. 天划神剜:形容山石地貌的奇特景象,仿佛是天神刻画出来的。
4. 星河:银河。
5. 雪练:白色的瀑布,比喻瀑布像雪一样洁白。
6. 桂分月窟:比喻石洞中的桂树如月光下的仙境。
7. 金华:即金华山,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境内,是著名的道教胜地。
8. 小洞天:小仙境,指石洞给人的美感如同仙境一般。
9. 十洲:古人想象的神仙居住的十个岛屿,泛指仙境。
去完善
赏析
《题石洞》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心向往之美的古诗。诗中“兹山融结几千年”一句暗示了这座山的古老历史,承载着千年的岁月沧桑。而“天划神剜巧自然”则表达了天地造化、鬼斧神工的自然美景。诗人以“瀑派星河飞雪练,桂分月窟耸云烟”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如银河般倾泻而下,云雾缭绕中的桂花仿佛来自月宫的景象,营造了奇幻的意境。接下来,诗人提到人们猜测这是古代的风水宝地,但他认为这是类似金华山的小洞天仙境。最后两句写诗人兴致勃勃地欣赏这美景,感慨自己如同身处于神仙居住的十洲仙境一般。整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神奇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石洞》是南宋著名诗人曹冠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篇。这首诗创作于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其时中国正处于南北分裂、战乱频仍的历史阶段。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寄情于山水田园,以表达他们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曹冠是一位江南士人,他才华横溢,年轻时曾游历各地,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然而,他在仕途上并不得志,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果。在人生的这段时期,曹冠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诗歌创作,抒发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题石洞》一诗通过对石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石洞泉声静,山空鸟语哗”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山间的静谧氛围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和谐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