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轩诗
金秀皆垂颖,山园特有光。
牵牛高晕碧,滴露小匀黄。
老读离骚传,儿寻急就章。
杜门观化物,吾得傲羲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秀之地低垂着生机盎然的麦穗,山间的园林特别明亮。牵牛花在高处呈现出深绿晕染的色彩,而露珠则在小草上均匀地点缀出淡黄色。我这位老人正在研读《离骚》的传承,儿子也在寻找应急使用的方法。我们关上门来观察自然界的规律,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自豪,也可以骄傲地向伏羲致敬。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秀:形容秀丽的景色。这里可能指的是某地的美丽风光。
2. 山园:山野田园。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处的环境。
3. 牵牛:指牵牛星,又称牛郎星。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4.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抒情诗。这里用来表示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
5. 儿寻急就章:可能是指诗人家中有人在学习书籍。
6. 杜门:闭门不出,这里可能是表示诗人在家中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
7. 吾得傲羲皇:表示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变化,领悟到了人生的哲理,从而有了一种超越世俗的自豪感。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世界的诗。开篇以“金秀皆垂颖”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述牵牛花的颜色、露水的形态等具体景物,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离骚》和《急就章》两本古籍,表达了他在这样的环境下,既享受阅读古籍的乐趣,又教导子女学习知识的责任感。最后两句“杜门观化物,吾得傲羲皇”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隐居的生活,但却能够观察万物变化,体会到人生的真谛,从而可以自豪地面对世间的一切。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内涵,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山居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秀轩诗》是南宋诗人朱翌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4年,当时南宋正处于相对和平的时期。
朱翌(约1108-1166年),字新仲,号省庵,浙江临安人。他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文学才华,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在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年),他因“坐狱”而受到牵连,被贬谪至边远地区。直到孝宗时期,他才得以重返临安。在这期间,他游历了江南各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
朱翌生活的时代,南宋社会经济相对繁荣,文化氛围浓厚。由于南宋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江南地区的自然景色和秀丽风光成为了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朱翌在游览江南山水时,被金秀轩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金秀轩风光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