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墨水仙栀子 其二
六萼敷腴透玉明,六柧垂实趁秋零。
众香酝藉须弹压,笑挽凌波赋鹡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六片花瓣绽放如润玉般透亮,六个瓜实悬挂在秋天的枝头渐渐成熟。
各种香气交织需要靠诗词来承载,笑着拉起凌波微步共同描绘这美好的景致。
去完善
释义
1. 淡墨水仙栀子:指的是诗中描述的水仙和栀子两种植物。淡墨可能意指其花朵的淡雅色彩。
2. 六萼敷腴透玉明:六萼指栀子花的花瓣,敷腴指花瓣饱满肥厚的状态,透玉明形容花瓣晶莹透亮如同美玉一般。
3. 六柧垂实趁秋零:六柧是栀子的果实,垂实表示果实累累,趁秋零指果实成熟在秋天时纷纷掉落。
4. 众香酝藉须弹压:指各种花香汇聚在一起需要控制、平衡,防止过于浓烈。
5. 笑挽凌波赋鹡鸰:凌波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物,这里用来比喻栀子的果实;鹡鸰是一种水鸟,此处用来形容栀子的果实轻盈如飞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栀子花的美丽和清香。首句“六萼敷腴透玉明”,描述了栀子花的花瓣通透如玉的质感,展示了栀子花的外在美。次句“六柧垂实趁秋零”则体现了栀子花在秋天凋谢的过程,暗示了其生命周期的短暂。接下来的“众香酝藉须弹压”是对栀子花香气的赞美,认为栀子花的香气需要控制,以免过于浓郁。最后一句“笑挽凌波赋鹡鸰”则是诗人想象自己在栀子花的陪伴下,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创作诗歌。整首诗通过对栀子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自然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淡墨水仙栀子 其二》,是宋代诗人释居简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时间是公元1154年前后,即宋高宗时期。
在这个时期,释居简历经世事沧桑,先后担任了朝廷的礼部郎中等职务。由于他性情耿直,不趋炎附势,所以在朝中屡受排挤。尽管如此,释居简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用诗歌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民生的关注。
在宋高宗时期,国家局势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南宋与金国的战争不断,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生问题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释居简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对国家的现状深感忧虑,于是写下这首《淡墨水仙栀子 其二》,表达他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