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张籍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唯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翦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
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赐予我那带有飞霞纹饰的佩饰,让我与你们一同翱翔于九天之上。

去完善
释义
飞霞佩:装饰有彩霞图案的佩饰,象征超凡脱俗;颉颃:上下翻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分为三个部分,层层递进,情感充沛。开篇以“李杜文章在”起笔,高度评价了李白、杜甫诗作的伟大价值,并通过“蚍蜉撼大树”的比喻讽刺了那些妄加诽谤的人,展现了作者坚定捍卫经典的态度。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李杜的无限敬仰之情,“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一句尤为动人,既体现了他对二人的深切怀念,又暗含了一种难以企及的距离感。随后,作者用瑰丽的想象描绘了李杜创作时的壮阔场景,“巨刃磨天扬”“乾坤摆雷硠”等句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最后,诗人借助神话意象,抒发了自己渴望追随李杜、超越现实局限的愿望。“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等奇崛语言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展示了韩愈独特的艺术风格。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先贤的礼赞,也有对自身追求的宣示,堪称一篇致敬经典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韩愈针对当时一些人对李白和杜甫的贬低而作。韩愈所处时代,李杜已逝,但他们的诗歌光芒万丈。然而有些浅薄之人妄加诽谤,韩愈对此愤懑不平。他怀着对李杜的深深敬仰,写下此诗,既驳斥那些诋毁者,又高度赞扬李杜的文学成就。此时韩愈正处于自己文学创作的成熟阶段,他深刻理解李杜诗歌的价值,也有着强烈的维护文学正道的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