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及第后过扬子江

标题包含
及第后过扬子江
忆昔将贡年,抱愁此江边。鱼龙互闪烁,黑浪高于天。 今日步春草,复来经此道。江神也世情,为我风色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施肩吾(1850-1923),原名施景琛,字肩吾,号琴轩,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和诗人。 施肩吾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回忆当年准备贡品时,我满怀愁绪站在江边。那时鱼龙在水中相互闪现,波涛汹涌,仿佛要涌上天际。如今再次来到春天的草地,重走旧日的道路。江神也似乎有了凡尘的感情,特意给我吹起了顺风。
去完善
释义
1. 及第:科举时代应试中选,因分等级,故称"及第"。 2. 扬子江:长江下游河段的旧称,流经今江苏、上海等地。 3. 贡年:贡士的省称,即举人。 4. 鱼龙:泛指水族生物,此处暗含江神的形象。 5. 世情:社会上的人情世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及第后的心态变化为线索,描绘了过扬子江时所见景色的改变。首联回忆过去为科举奔忙,独自在江边忧愁的时光;颔联描述了那时在江边看到的巨鱼跃出水面,激起黑色波浪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内心感受到的压力与压迫感。但今天一切都不同了,因科考成功而春风得意地重游此地,江神仿佛也被这种喜悦感染,特意吹拂起和风,为诗人洗去过去的阴霾,表达出作者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及第后过扬子江》是唐朝诗人施肩吾在考取功名后的得意之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科举及第后乘船经过扬子江时的心情,以及对于美好未来的期许。下面是这首诗的简要创作背景: 在唐朝时期,科举考试是士子们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许多文人墨客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努力。施肩吾自幼勤奋好学,希望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在漫长的求学过程中,他历经磨难,多次名落孙山。但施肩吾并未气馁,依然坚持努力,终于在晚年成功考取进士。 在唐朝晚期,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科举制度虽然为选拔人才提供了一定的机会,但也存在诸多弊端,如徇私舞弊、轻视实学等。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有识之士深感忧虑,渴望改革弊政,振兴国家。施肩吾作为一位正直的知识分子,对此深有体会。 在这次科举及第之后,施肩吾乘船离开故乡,前往京城就职。在途经扬子江时,他感慨万分,回想起自己多年来艰辛求学的经历,以及对未来事业的期许。于是,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表达了对个人成就的喜悦,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和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