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岁除前一日游茅山
犯寒出行遇,值此岁云除。
刚风驾飚轮,送我游清都。
华阳第八天,仙圣之所居。
洞门劣容人,中宽如室庐。
横前大溪水,于焉限尘区。
其右万石林,错落空翠图。
茅庵著深秀,细路缘崎岖。
幽泉见客喜,颇亦类逃虚。
山深日易曛,捷径趋元符。
琳宫照金碧,天籁鸣笙竽。
侧睨白云峰,前瞻赤沙湖。
金坛耸百丈,阴洞通七途。
俯视人间世,扰扰真虫蛆。
蚤以凡陋质,忝分赤城符。
岂悟夙昔缘,复造神灵墟。
平生梦寐处,恍若登华胥。
归来拜绿章,足力尚有余。
珍馆十六所,安能徧遨娱。
穷探恨不尽,大息仍踟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畏寒冷外出,正值新年伊始。
疾风吹过如驾乘飞车,带我游览天上仙境。
来到华阳第八重天,众神仙居于此地。
洞口仅能容纳一人进入,里面宽敞如居室。
面前有宽广的大溪,隔开了尘世。
右边是万石林立,犹如空翠画卷。
茅屋隐藏于幽深处,小径曲折盘旋。
山泉见到客人欣喜,仿佛也在逃避世俗。
山中日落较早,走近元符道院。
金色宫殿熠熠生辉,自然的声音如同吹奏乐器。
俯瞰白云峰,仰望赤沙湖。
金坛高耸数百丈,阴洞通向各个方向。
低头看向人间世界,纷扰如虫蛆。
我曾以凡人的身份来到这里,受到赤城神的眷顾。
没想到过去的缘分,又让我来到神灵的居所。
这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地方,恍如梦幻般的华胥之地。
回来之后向神明祈祷,脚力依然充沛。
这里有十六个馆舍,怎能遍历所有地方呢?
探索未尽有些遗憾,但仍感欣慰。
去完善
释义
犯寒:冒着严寒。
岁云除:旧年将尽。
刚风:强劲的风。
驾飚轮:驾驭飙风的车轮,形容快速行驶。
华阳第八天: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
洞门:道家修炼的洞穴之门。
劣容人:勉强能容纳人的样子。
中宽如室庐:中间宽敞如同房屋。
大溪水:茅山前有宽阔的大溪。
尘区:尘世,人世间。
落空翠图:比喻石头形状奇特,如同山水画一般。
茅庵:茅草屋,这里指道观。
深秀:深幽秀丽。
幽泉:深泉水。
逃虚:逃避尘世纷扰。
日易曛:太阳容易落山。
捷径:近路。
元符:道家重要的修炼方法之一。
琳宫:华美的宫殿。
金碧:金色与绿色相间的装饰,比喻华丽。
天籁:自然的声音。
笙竽:古代乐器,此处代指音乐。
白云峰:指白色的山峰。
赤沙湖:红色的沙滩湖泊。
金坛:道教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百丈:高大的山峰。
阴洞:神秘的洞穴。
通七途:通往七个地方的道路。
人间世:人世间,现实世界。
扰扰:纷纷扰扰的样子。
虫蛆:虫子与蛆虫,比喻世俗之人。
蚤:早,先。
凡陋质:平凡低下的资质。
忝:有愧,谦辞。
赤城符:仙家信物。
夙昔缘:前世缘分。
造:到达。
神灵墟:神仙居住的地方。
华胥:传说中伏羲、女娲所建的国度。
归来拜绿章:回到人间向神明祈祷。
珍馆十六所:茅山上有16座珍贵华丽的宫殿。
安能徧遨娱:怎能一一游览娱乐呢?
穷探:探寻到底。
大息:深深地叹息。
仍踟躇:仍然犹豫不定。
去完善
赏析
《庚子岁除前一日游茅山》是一首描绘游览茅山的诗作,诗人尤袤在寒天出游,感受了茅山的美景与幽静。
“犯寒出行遇,值此岁云除”:寒冷的天气并未阻挡诗人游玩的热情,他选择在年关前的日子来到茅山。
“刚风驾飚轮,送我游清都”:强劲的风如车轮推动着诗人前进,带他来到了宛如仙境的茅山。
“华阳第八天,仙圣之所居”:诗人将茅山比喻为传说中的第八天堂,这里住着神仙圣人。
“洞门劣容人,中宽如室庐”:茅山的洞门狭窄,但内部宽敞如同居室,充满了神秘感。
“横前大溪水,于焉限尘区。其右万石林,错落空翠图。茅庵著深秀,细路缘崎岖。幽泉见客喜,颇亦类逃虚”:此处的景色优美,有溪流、石头和幽深的泉水,就像一幅山水画,为诗人提供了一个宁静的氛围。
“山深日易曛,捷径趋元符。琳宫照金碧,天籁鸣笙竽”:山间的日落比平地更早,诗人沿着小道前往元符宫,宫殿的金碧辉煌让他感受到了天籁之音的美妙。
“侧睨白云峰,前瞻赤沙湖。金坛耸百丈,阴洞通七途。俯视人间世,扰扰真虫蛆”:站在茅山之巅,诗人俯瞰脚下的人间世界,觉得人世间的纷扰就像虫蛆一样微不足道。
“蚤以凡陋质,忝分赤城符。岂悟夙昔缘,复造神灵墟。平生梦寐处,恍若登华胥”:诗人感慨自己原本只是凡人,却得到了神圣的符文,来到这梦幻般的仙境。
“归来拜绿章,足力尚有余。珍馆十六所,安能徧遨娱。穷探恨不尽,大息仍踟躇”:返回时,诗人依然感叹自己没有充分领略茅山的魅力,带着遗憾与期盼,期待下次再次探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庚子岁除前一日游茅山》这首古诗是宋代著名诗人尤袤所作。在公元1140年,也就是庚子年间,尤袤来到道教圣地茅山进行游览。这一时期,南宋初年,战乱频繁,家国之痛萦绕着每个文人墨客的心灵。在这首古诗中,尤袤通过对茅山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在游历茅山的同时,尤袤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探讨人生真谛和文学创作,这也是他能够在人生低谷中保持乐观态度的重要原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