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堂
堂堂文简公,一世夔与臯。
君子哉若人,此言圣所褒。
遗爱在斯民,谁能荐牲牢。
独有坐啸地,清风仰弥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才华横溢的文简公,犹如世间的乐师与贤者。这位仁兄堪称完美之人,他的事迹受到世人的赞美。他的德行爱戴传颂于民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唯有他曾经吟诗赋词的地方,才能让人感受到那难以抵挡的清风,望之愈觉崇高。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君子堂:堂名,即“君子之堂”。这里可能指孔子曾经讲学的地方。
2. 尤袤:南宋诗人,字延之,号遂初居士,苏州(今江苏苏州)人。他的诗题材丰富,形式多样,语言晓畅,艺术风格平和闲雅,著有《遂初小稿》等。
3. 堂堂文简公:称赞一位文人的词语,意指这位文人风度翩翩,才学出众。文简公是对学问渊博者的尊称。
4. 一世:一生。
5. 夔与臯:指舜的两个臣子,夔和皋陶。这里用来比喻这位文人道德高尚,才智过人。
6.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7. 此言圣所褒:这句话出自《论语·八佾》篇,原文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动,草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君子的品德如同风,小人的品德如同草,风吹过,草就低下头。见到贤能的人要向他学习,见到不贤的人要在内心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8. 遗爱:留下的仁爱。
9. 斯民:人民。
10. 荐牲牢:古代祭祀时,将牺牲献给神明。荐,献;牲牢,指供祭祀用的牺牲。
11. 独有:只有。
12. 坐啸地:指悠闲自在的地方。
13. 清风:形容高洁的品质。
14. 仰:敬仰。
15. 弥高:更加高尚。
去完善
赏析
《君子堂》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文学和道德方面的卓越成就,受到世人敬仰。首联“堂堂文简公,一世夔与臯”意为这位伟大的文人简朴而正直,如同古代贤臣蘷与臯一样受人尊敬。接下来的两句“君子哉若人,此言圣所褒”表明这个人是一个真正的君子,他的品行得到了圣人的赞誉。
诗人接下来用“遗爱在斯民,谁能荐牲牢”表达了对这位君子的追思,虽然他已经离去,但他的仁爱依然留在人们心中,无法用牲畜祭祀来报答他的恩情。最后两句“独有坐啸地,清风仰弥高”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意,在他的故居里,只有清风与他相伴,而他的高尚情操仍然让人仰望不已。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崇高的人格形象,展现了诗人对君子品格的深深敬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君子堂》是南宋诗人尤袤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公元1127年至1279年的南宋时期。这一时期,尤袤作为南宋四大家之一,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
在这一段时间里,尤袤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早年家境贫寒,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南宋文坛的佼佼者。然而,他也曾因为政治斗争而受到牵连,被贬谪到地方,过着清贫的生活。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用诗歌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和对世界的感悟。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兵入侵,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民众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尤袤的诗作以田园为主题,表达了他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民生的关注。同时,他的作品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