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严州挽词
瘴雨蛮烟尽扫清,钓台方轨浄无藤。
堪怜独立沧江上,不许朱轓更一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薛严州:指薛季宣,南宋著名文学家,曾任严州知府。
2. 叶适:南宋著名文学家,与薛季宣同时代。
3. 瘴雨蛮烟:形容南方湿热、疟疾流行的恶劣环境。
4. 钓台:位于浙江桐庐县富春江畔,是东汉高士严子陵垂钓之处。
5. 方轨:古代用轨道比喻并行的道路。这里借指有众多追随者。
6. 凈:干净,此处可理解为品行高尚。
7. 无藤:没有攀附其他势力的意思。
8. 堪怜:值得怜悯。
9. 独立:独自站立,象征不屈的精神。
10. 沧江:江水苍茫,寓含孤独之意。
11. 不许:不允许。
12. 朱轓:红色的马车,指代权贵来访。
13. 一登:一次探访。
去完善
赏析
《薛严州挽词》是南宋文学家叶适写给已故的薛严州的一首挽词。通过描绘薛严州治理下的清明政治和廉洁形象,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仰与怀念之情。
首句“瘴雨蛮烟尽扫清”,以“瘴雨蛮烟”形容昔日的混乱局势,而薛严州的治理让一切变得井然有序。接着的“钓台方轨凈无藤”暗示了薛严州的公正廉洁,就像他的人民一样纯洁无私。
第二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典故:古时候的人们常用“朱轓”(即红色的马)来表示官员的身份,但薛严州却反对这个做法,他以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廉洁奉公的精神。因此,这句诗意味着薛严州的正直无私。
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薛严州的深深惋惜,因为他再也不能亲眼见到薛严州的领导风采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薛严州挽词》是南宋诗人叶适为悼念薛严州而创作的诗歌。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约公元1200年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叶适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在年轻时便已成名,后来却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仕途坎坷。然而,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阶段。一方面,政治腐败、战争频繁,民众生活困苦;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受到严重冲击,人们对于道德沦丧、礼教崩溃感到痛心疾首。在这种背景下,叶适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薛严州挽词》便是这种情感的代表作。在这首诗中,叶适通过对薛严州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廉洁奉公、为民谋福的官员的敬仰之情。同时,他也以薛严州为榜样,激励自己为国家振兴和民族尊严而奋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