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吴江华严塔院赠了洪讲师

标题包含
吴江华严塔院赠了洪讲师
具区以为潴,吴江以为裨。 自专一方浸,尽纳海所遗。 逝川无发叹,丽泽可求师。 昔人会心地,今为鱼鸟资。 飞者自无极,游者自无涯。 造物不谆谆,亦莫分何谁。 此时余与子,相遇相谐嬉。 曾观烟雨外,未满苍茫思。 复来秋风后,重有骚屑悲。 不及日月入,烂焉堕轮规。 尚见波涛惊,累然拥丘坻。 况彼琐细者,蒲菼争纷披。 当年吴季子,德合无醇疵。 范蠡之所矜,视之眇毫厘。 末路张季鹰,适意亦见推。 人才非一端,事近苦易移。 常恐后生辈,风流日凌迟。 县忧公家迫,俗陋栋宇卑。 子将跨大阁,对此连天弥。 英雄久销歇,枯槁乃光辉。 寘余一榻处,析理定兴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叶适(1150年-1223年),字正则,号水心居士,世称水心先生。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叶适出生于浙江温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具区:太湖的古称。 2. 潴:湖泊。 3. 裨:指湖泊的支流。 4. 逝川:指流逝的水。 5. 丽泽:指美好的景致或人物。 6. 会心:领悟,理解。 7. 鱼鸟资:渔猎资源。 8. 无极:无穷无尽。 9. 相谐嬉:相互和谐,共处。 10. 烟雨:江南的烟雨景色。 11. 苍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12. 骚屑悲:抒发感慨之情。 13. 烂焉:灿烂。 14. 堕轮规:脱离法度,不拘小节。 15. 波涛惊:波涛汹涌。 16. 蒲菼:芦苇。 17. 纷披:分散,杂乱。 18. 吴季子:吴国的公子季札。 19. 德合:德行圆满。 20. 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夫。 21. 视之眇毫厘:将其视为渺小之物。 22. 张季鹰:即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 23. 末路:晚年。 24. 常恐:担忧。 25. 凌迟:衰落。 26. 县忧:忧虑。 27. 公家迫:公共事务繁多。 28. 栋宇卑:房屋简陋。 29. 大阁:高大的楼阁。 30. 英雄久销歇:英雄的豪情壮志已经消磨殆尽。 31. 枯槁乃光辉:这里表示平淡的生活也可以闪耀光芒。 32. 寘:放置。 33. 一榻处:一张床铺的地方,形容地方狭小。 34. 析理:分析道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江河湖泊为背景,描绘了与友人洪讲师在华严塔院的相会情景。首联作者用“具区”(今太湖)、“吴江”及“海所遗”展现出一幅宏大的水域画卷。颔联表达了古人会心交谈的情景,而今只成为了鱼鸟栖息之地。颈联通过“飞者”和“游者”的形象描绘出宇宙的广大无垠,展示了生命的多彩多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吴江华严塔院赠了洪讲师》是南宋诗人叶适于淳熙五年(1178年)在吴江华严塔院所作的诗。叶适,字正则,号水心,浙江瑞安人,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这首诗创作时正值他在江华的任期,他对佛法颇有兴趣,因此对住持了洪讲师的才学和品行都非常尊重。 当时,南宋正处在一个矛盾重重的时期,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面临严重的问题,而佛教文化却在民间广受欢迎,深受士大夫阶层敬重。这种社会风气使叶适有机会接触并了解佛法,从而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与此同时,南宋时期的江南地区佛教文化繁荣,寺院众多,华严塔院便是其中之一。这座寺院以其精湛的佛教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来此交流切磋。在这种氛围下,叶适得以与了洪讲师相识,并为他的才学和品行所折服,于是写下了这首《吴江华严塔院赠了洪讲师》以表达对他的敬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