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己亥杂诗·其五

标题包含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庵,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清朝中期著名的文人、政治家、改革家,被誉为“文坛泰斗”。 他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有很高的造诣,特别是在诗歌创作上,以其深刻的...查看更多
Vianananan
去完善

译文
飘落的花瓣并非冷酷无情之物,它们融入泥土之中,反而成为滋养新生花朵的最佳养分,继续守护着下一季的绽放。
Vianananan
去完善
释义
落红:落花;春泥:春天肥沃的土地。
Vianananan
去完善
赏析
全诗虽仅四句,却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黄昏下孤独旅人的画面,“浩荡离愁”直接点明情感基调,而“白日斜”则巧妙地借景抒情,增强了那份难以言说的哀伤氛围。“吟鞭东指即天涯”,不仅表达了空间上的距离感,也隐喻着心灵与现实世界的隔阂。后两句转而描写自然界中看似平常却又富含哲理的现象——落花归根。表面上看是在讲述植物生长循环的道理,实则寄托了作者对于生命价值及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即便身处逆境或面临终结,也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存在的意义,并为后来者提供支持与庇护。整首作品语言凝练优美,意象鲜明生动,充分展现了龚自珍作为晚清重要文学家的艺术成就及其独特的人生观。
Vianananan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即己亥年(1839年),龚自珍辞官南归之际。彼时,他已厌倦官场的腐朽与黑暗,决意离开京城,回归故里。在这一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上,他写下了这组著名的《己亥杂诗》。此为其中第五首,抒发了离别的愁绪与对未来的期许。诗人以“落红”自喻,表明自己虽被迫离开仕途,但仍然心系家国,愿意像春泥护花一般,用自己的方式继续滋养和守护这片土地。
Vianananan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