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清平乐

标题包含
清平乐
乱红深翠。 楼阁春风外。 胡蝶成团飞照水。 睡鸭无人惊起。 身闲更觉身轻。 酒壶歌扇随行。 芳草绿杨堤畔,一声初听啼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敦儒(1081年-1159年),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他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著名词人,河南洛阳人。 朱敦儒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当时的文...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草木中混杂着落英缤纷。 在春光之外的阁楼里。 成群结队的蝴蝶在水面上飞舞。 无人惊醒沉睡的鸭子。 身心闲暇时更能感到轻盈。 手捧酒壶、挥动歌扇,紧随左右。 在绿色的杨柳岸边,首次听到黄莺的啼鸣。
去完善
释义
1. 乱红:指各种花凋谢的花瓣。 2. 深翠:形容树叶颜色很深,翠绿色。 3. 胡蝶:此处为蝴蝶的古称。 4. 照水:在水面上映照。 5. 睡鸭:一种瓷制工艺品,描绘的是鸭子在休憩的形象。 6. 身闲:身体上的闲暇舒适状态。 7. 酒壶歌扇:指诗人的诗歌创作题材来源于饮酒与歌唱。 8. 堤畔:河岸旁的道路。 9. 啼莺:发出鸣叫的黄色莺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诗人通过“乱红”、“深翠”等词语展现了一幅繁华的春日图景。而在这一片春意盎然之中,诗人并没有关注到花鸟虫草的具体形态,而是选取了蝴蝶飞舞和睡鸭不惊的场景,暗示出春日的宁静与平和。同时,“胡蝶成团飞照水。睡鸭无人惊起”这两句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感。 紧接着,诗人以“身闲更觉身轻”描述了他在闲暇生活中的轻松愉快,并通过“酒壶歌扇随行”展现了诗人的洒脱与自由。最后一句“芳草绿杨堤畔,一声初听啼莺”则描绘出在春天里诗人聆听黄莺鸣唱的美好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平乐》是南宋诗人朱敦儒的一首词作,创作于公元1135年。此时正值金军攻陷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时期。朱敦儒生于北宋末年,曾担任官职,但在战乱中失去了家园。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朱敦儒饱尝了战争带来的流离失所之苦。他深感国家民族的危机,因此在诗词中表达了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他的这首《清平乐》便是在这一时期的产物,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