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卜算子·除夕

标题包含
卜算子·除夕
江上见新年,年夜听春雨。有个人人领略春,粉淡红轻注。 深劝玉东西,低唱黄金缕。捻底梅花总是愁,酒尽人归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敦儒(1081年-1159年),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他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著名词人,河南洛阳人。 朱敦儒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当时的文...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手中把玩的梅花仿佛满载忧愁,当杯中的酒饮尽后,人们终究各自散去。
去完善
释义
捻底梅花:指手执梅花,暗含惜别之意;\ 愁:既是对离别的哀愁,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词以除夕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上阕开篇描绘了江上的新年景象,“年夜听春雨”一句将节日氛围与自然变化结合得恰到好处,同时引出“有个人人”的形象,使得画面由冷清转为温馨。下阕则进一步刻画人物活动,“深劝玉东西,低唱黄金缕”两句生动表现了宴会的热闹场景,而结尾处却陡然一转,“捻底梅花总是愁”,将情绪拉回惆怅之中,形成鲜明对比。全词语言清新婉约,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新春的期盼,又有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离别的淡淡哀伤,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彼时朱敦儒正经历着人生的起伏波折。他本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历经靖康之难等家国巨变。此词写于除夕之夜,当新岁与旧年交替,万象更新又催人感怀之际。羁旅漂泊中的词人独坐江畔,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感受岁时更迭,既有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也流露出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通过描写眼前景致与宴饮场景,寄托了深沉的人生况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