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淮海秋风,冶城飞下扬州叶。
画船催发。
倾酒留君别。
卧倒金壶,相对天涯客。
阳关彻。
大江横绝。
泪湿杯中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淮海的秋风中,南京城飘落下属于扬州的叶子。(“冶城”即南京)
游船催促出发。
为我们举杯送别。
躺倒在金色的酒壶旁边,我们离别的天涯客。
歌声响亮。
江面宽阔。
眼泪打湿了杯子里的月光。
去完善
释义
1. 淮海:指今江苏省淮河流域至海州地区,这里借指扬州一带。
2. 冶城:古扬州的城市名,即今江苏南京市。
3. 飞下扬州叶:意思是树叶随风飘落到了扬州。
4. 画船:装饰华丽的游船。
5. 金壶:指金色酒杯。
6. 阳关彻:这里是“彻阳关”的倒装,指的是唱完了送别歌曲《阳关曲》。
7. 大江横绝:长江流经扬州时江面宽阔,故称“大江横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作以“淮海秋风”起笔,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冶城飞下扬州叶”一句,通过落叶的飘零,传达了离别之情。接下来的“画船催发,倾酒留君别”,则是对离别场景的生动刻画,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难以割舍的离愁。
下阙中的“卧倒金壶,相对天涯客”,形象地描述了诗人与朋友在离别之际,以酒为媒,互诉衷肠的场景。结尾的“阳关彻,大江横绝,泪湿杯中月”,则以江水和明月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在离别时刻的深情厚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点绛唇》是北宋著名文人朱敦儒的一首经典词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27年,正值宋徽宗时期。在这一年里,金兵攻陷汴京,北宋灭亡,南宋开始。
朱敦儒,字希真,世称“洛阳才子”,一生仕途坎坷,曾两次辞官回乡。他才华横溢,诗歌、散文、书法均有所成,尤以词名世。朱敦儒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北宋末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金兵入侵,国势岌岌可危。
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朱敦儒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关切。《点绛唇》一词通过描绘初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词中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世事如烟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