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
早年京洛识前辈,晚景江湖无故人。
难与儿童谈旧事,夜攀庭树数星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在京城结识过许多前辈,如今在江湖中却已没有故人。
难以和孩子们谈论过去的往事,只能夜晚爬上院子里的树观看星辰。
去完善
释义
1. 京洛:指古代洛阳,洛阳是当时的京城。
2. 前辈:指比自己年长或地位高的人。
3. 晚景:晚年,晚年时期。
4. 江湖:此处指远离朝廷的地方。
5. 儿童:指年龄较小的人,这里可能是指作者的后辈。
6. 旧事:指过去的事情,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的回忆或者往事。
7. 夜攀庭树数星辰:在夜晚登上庭院的树木,仰望天空中的星星。
去完善
赏析
《忆旧》是南宋诗人朱敦儒的一首抒发怀旧之情的小诗。全诗通过对早年京洛生活及晚年江湖漂泊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在岁月流逝中失去故友、无法向年轻一代述说往事的感慨。
首句“早年京洛识前辈”,诗人以早年在京城的生活为起点,通过结识众多前辈而展现出自己年轻时的繁华景象。这一时期,诗人或许置身于名利场中,拥有一段颇为得意的时光。然而好景不长,到了晚年,诗人漂流于江湖之中,再也无法遇到当年的故人。此处“晚景江湖无故人”,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在时间推移中所遭遇的人情冷暖。
第二联“难与儿童谈旧事”,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追忆往昔时的无奈。随着时光的流失,曾经的辉煌已成为遥远的记忆。诗人面对年轻人时,似乎很难将过去的故事娓娓道来。诗人这种难以言状的感慨,在年轻一代面前显得更加无力。
尾联“夜攀庭树数星辰”,则是诗人将内心感慨寄寓于自然景象之中。诗人夜间攀登庭院中的树木,仰望星空,以星辰的闪烁来表达自己对过去岁月的怀想。星辰在诗人眼中仿佛成了时间的象征,无声无息地流转着,带走了昨日的欢声笑语,留下了无尽的思念和惆怅。
整首诗从诗人早年的京城生活到晚年漂泊江湖的经历,表现出其怀念过去和感叹时光飞逝的心情。诗歌借助生动的画面和含蓄的抒情,令读者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诗人对故乡、对过去的眷恋以及心灵上的哀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忆旧》是宋代著名词人朱敦儒的一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变,金军攻陷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北宋灭亡。之后,赵构在南方建立南宋政权,虽然局势相对稳定,但始终受到北方金国的威胁。
朱敦儒作为一名有才华的文人,生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他的命运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他曾担任过官职,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过上了隐逸的生活。他在这首《忆旧》中,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