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木兰花慢

标题包含
木兰花慢
折芙蓉弄水,动玉佩、起秋风。 正柳外闲云,溪头澹月,映带疏钟。 人间厌谪堕久,恨霓旌未返碧楼空。 且与时人度日,自怜怀抱谁同。 当时种玉五云东。 露冷夜耕龙。 念瑞草成畦,琼疏未采,尘染衰容。 谁知素心未已,望清都绛阙有无中。 寂寞归来隐几,梦听帝乐冲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敦儒(1081年-1159年),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他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著名词人,河南洛阳人。 朱敦儒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当时的文...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折断荷花在水中飘荡, 触动玉佩响起秋日的微风。 正当柳枝之外的闲散云朵, 溪头的淡月,倒映稀疏的钟声。 在人间厌倦了堕落的生活, 遗憾那霓虹彩旗还未返回碧空的楼阁。 暂且随时代的人们过过日子, 独自怜悯这情怀有谁能够相同。 昔日里种植宝玉的地方在五云之东, 寒露之夜劳作的龙神。 想起瑞草已成排, 琼花尚未采摘,满面灰尘。 谁能知晓我纯真的心意从未改变, 期待在虚无缥缈的宫廷和都城之间找寻真相。 寂寞之余回来倚靠在桌子上, 梦中听闻着天国的乐曲是如此的和谐。
去完善
释义
1. 折芙蓉弄水:折取芙蓉在水中舞动。折,折叠或折断;芙蓉,荷花;弄,玩弄或戏弄。 2. 动玉佩、起秋风:玉佩随风摇曳,引出秋天的气息。 3. 柳外闲云:柳树之外的悠闲云朵。柳外,指柳树之外的地方;闲云,闲散的云朵。 4. 溪头澹月:溪流源头处明亮的月光。 5. 映带疏钟:映照出来的远处稀疏的钟声。 6. 人间厌谪堕久:在人间度过厌倦的时光。厌,厌倦;谪堕,贬谪,流放。 7. 恨霓旌未返碧楼空:遗憾华丽的旗帜还未归来,绿色的高楼依旧空空如也。霓旌,华丽的旗帜;碧楼,绿色的高楼。 8. 且与时人度日:暂且随同众人度过时光。时人,当代的人。 9. 自怜怀抱谁同:自我怜惜心中的情感与想法无人可以理解。 10. 当时种玉五云东:当年我在此地种下了仙草。种玉,种植仙草;五云东,指仙山蓬莱。 11. 露冷夜耕龙:寒冷夜晚,耕种土地如同耕耘龙鳞。 12. 念瑞草成畦:回忆祥瑞的仙草形成了一垄一垄的农田。瑞草,吉祥的植物;成畦,形成一块块田地。 13. 琼疏未采:指采摘仙草的时机未到。琼疏,仙境中的菊花。 14. 尘染衰容:尘土沾染了我衰老的面容。 15. 谁知素心未已:谁知道我的纯洁之心未曾改变。素心,纯洁的心;未已,未曾停止。 16. 望清都绛阙有无中:遥望天宫的宫殿若隐若现。清都,天上的宫阙;绛阙,红色的宫殿。 17. 寂寞归来隐几:在寂静的夜晚归来靠在桌案上休息。 18. 梦听帝乐冲融:梦中倾听着天宫的音乐悠扬和谐。帝乐,天宫的音乐;冲融,形容音乐悠扬和谐。
去完善
赏析
《木兰花慢》朱敦儒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自我感悟和孤独感的词作。开篇“折芙蓉弄水,动玉佩、起秋风”描绘出一幅秋日美景的画面:折取盛开的芙蓉花在水中嬉戏,秋天的风吹动着佩戴的玉饰,一切都显得宁静而美好。紧接着通过“柳外闲云,溪头澹月,映带疏钟”的形象描绘,表现了诗人在这宁静的自然环境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安慰。 下阕中的“人间厌谪堕久,恨霓旌未返碧楼空”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厌倦了世俗的堕落,期待能够重返曾经的繁华生活,但这一切却显得遥不可及。接下来的“且与时人度日,自怜怀抱谁同”表达了诗人无奈的心态,虽然生活在尘世,但他的理想和抱负却无法被他人理解。 随后,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生活:“当时种玉五云东。露冷夜耕龙。”在遥远的东方,他曾辛勤耕耘,期待收获美好的果实。然而现在,时光荏苒,他的热情已经消退,面容也渐渐衰老。诗人感叹道:“念瑞草成畦,琼疏未采,尘染衰容。”曾经美好的愿望还未实现,而他却在岁月的沧桑中老去。 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自己信念的坚守:“谁知素心未已,望清都绛阙有无中。”尽管生活中充满了挫折和磨难,但他依然保持着一颗纯洁的心,期待着能重返理想的世界。最后一句“寂寞归来隐几,梦听帝乐冲融”则表现了他孤独的内心世界,只有在梦中,他才能感受到那和谐的音乐,那是他在现实中无法触及的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是宋代著名词人朱敦儒的一首佳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34年,即北宋靖康之变后不久。在这个时期,朱敦儒的家乡河南洛阳被金军攻陷,他和家人被迫离开家园,开始了流亡生活。 在这段时间里,朱敦儒经历了家国之痛、亲人离散之苦,同时也目睹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这些经历使他深感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残酷。在流亡过程中,朱敦儒以词作为寄托,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对战乱的不满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已经灭亡,南宋政权正在建立。由于战乱和政局动荡,许多文人墨客纷纷南下避难,寻求安定的生活。朱敦儒也不例外,他在流亡过程中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讨文学、抒发感慨。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充满了战争与和平的矛盾,这也为朱敦儒的词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思考空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