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槱默 其二
飞蛾恋逐眼前光,身殒膏火空茫茫。
蛆蝇变化出复没,生死不离污秽场。
求之有道得有命,可把枯荣乱邪正。
进德修业当及时,去去光阴难语进。
汝为君子无腼颜,啜菽饮水尽亲欢。
不然正使位一品,九地含羞吾得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飞蛾恋逐眼前光,身殒膏火空茫茫:此处的"飞蛾"指的是蛾类昆虫,它们趋向光明,但也因此容易扑火而死。"恋逐眼前光"是指飞蛾受到眼前光的吸引而追逐。"膏火"在此指燃烧的灯火,"空茫茫"表示飞蛾扑火后消失,留下的只有一片茫然。
蛆蝇变化出复没,生死不离污秽场:这里的"蛆蝇"指的是一种生活在污秽地方的昆虫。这两句描绘了蛆蝇在污秽环境中出生、死亡的过程,以表达生命短暂和生存环境的恶劣。
求之有道得有命,可把枯荣乱邪正:这句意思是,通过正当手段谋求生活与地位,是可以得到命运的眷顾的,但世事的兴衰成败往往让人无法分辨善恶正邪。
进德修业当及时,去去光阴难语进:这两句的意思是,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应该趁早,因为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错过了就无法再补回来。
汝为君子无腼颜,啜菽饮水尽亲欢:这句意思是你作为君子,不要因为生活的贫苦而感到羞愧,只要亲近亲人、善待他人,就是快乐的。
不然正使位一品,九地含羞吾得瞑:这句意思是,如果做不到这样的品行,即使地位显赫,我也会因羞愧而无法安心入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于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和追求。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诗人在揭示生活中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和哲理,同时也寄予了对人生的殷切期望和对道德信念的追求。首先,诗人以飞蛾追逐光明却殒身的情景开篇,意味着许多人虽拥有追求光明的勇敢,但未必能实现目标。接着,诗人又以蛆蝇离不开污秽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人应该在污秽的环境中依然保持高尚的品格。后面诗人表示生命的价值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而并非外在的地位和名誉。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明确告诫人们要珍惜当下、修养品德,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示槱默 其二》是宋代诗人钱时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40年至1200年之间,即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钱时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在朝廷担任官员,但因厌恶官场黑暗而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的生活。钱时学识渊博,对儒家经典和佛学都有深入的研究,他的诗作充满了人生哲理和人生感悟。
在南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严重,民族危机深重。钱时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心都体现在他的诗作之中。《示槱默 其二》这首诗表达了钱时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