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午日摘枇杷荐酒因成两绝句 其二
蜀酒能袪虑,昌阳解引年。
楚君为楚节,湘客念湘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四川的美酒能够消除忧虑,湖南的茶叶能使人益寿延年。楚国国君掌控着楚地的气节,湘地游客怀念着湘江上的行船。
去完善
释义
蜀酒:四川地区出产的酒,具有驱除忧虑的效果。这里用以指代美酒。
袪虑:消除忧虑,使心情舒畅。
昌阳:指汉代的昌阳县,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是古代著名的产酒区。昌阳解引年,是说昌阳的美酒能够让人健康长寿。
解引年:解开长寿的秘密。这里的“解”有理解、领悟的意思,“引年”则是延长寿命。
楚君:指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国君,这里用来比喻酒的品质高贵。
楚节:楚国的一种乐器,这里用来象征酒的美味。
湘客:湖南地区的客人,这里用来代表诗人自己。
湘船:湘江边的船只,这里用来象征诗人在湘江边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重午日摘枇杷荐酒因成两绝句”,描绘了在端午节这天作者用枇杷招待客人、品尝美酒的情景。诗人通过运用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展示了宴席的氛围与主客间的融洽关系。从诗句中可以看出,作者颇富人生哲理和审美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重午日摘枇杷荐酒因成两绝句 其二》出自南宋诗人赵蕃之手。诗人在端午节这天采摘枇杷作为下酒的果品,引发了他的思绪,挥笔写下了这两首绝句。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当时正值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2世纪初。此时中国正处于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发生剧变的时期。北方的金国在女真族的统治下日趋强盛,而南方的宋朝则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
其次,我们来看看这个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赵蕃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他曾担任过一些地方官职,但因为不愿迎合权臣,多次被贬谪。尽管如此,他依然关注民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在闲暇之时,他以诗歌寄托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枇杷则是初夏时节的时令水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这个特定的节日里,诗人采摘枇杷并邀请友人一起品尝,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