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怀古
佳气犹能想欝葱,云间双湾峙苍龙。
春风十里灞陵树,晓月一声长乐钟。
小苑花开红漠漠,曲江波涨碧溶溶。
眼前叠嶂青如画,借问南山共几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美好的气氛仍然能够使人感受到浓郁的生命力,在天空中两座山脉如同苍龙一般屹立。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十里的灞陵树木,清晨的月亮伴随着长乐寺的钟声。在小苑里盛开的花朵一片火红,曲江的波涛涌动着碧绿的水色。眼前的山峰重叠如同画卷般美丽,请问这南山共有多少座山峰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长安:今陕西西安,古代王朝的首都。
2. 吴激:南宋诗人,擅长写诗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3. 欝葱:形容繁荣昌盛的景象。
4. 双湾:指双桥,是隋朝皇帝下江南时的建筑遗址。
5. 苍龙:代表皇帝的龙。
6. 灞陵:位于西安附近的一个地方,以古战场闻名。
7. 长乐钟:汉朝长乐宫的钟声,用于象征皇家的礼仪与尊严。
8. 小苑:即曲江池,唐朝著名的游乐之地。
9. 曲江:即曲江池,唐玄宗与杨贵妃游玩的地方。
10. 借问:请问。
11. 南山:终南山,在长安南边。
12. 叠嶂:重叠的山峰。
去完善
赏析
《长安怀古》描绘了古都长安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底蕴。诗中提到的“佳气”、“苍龙”等形象化地展现了长安的气势恢宏。“春风十里灞陵树,晓月一声长乐钟”则进一步展示了长安的繁华和悠久历史。诗人以细腻的文字描绘了小苑花开和曲江波涨的景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逼真。结尾处借问南山,似乎在暗示长安的辉煌如同连绵不断的山峰一样永存不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安怀古》是金朝诗人吴激的一首描绘古都长安的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117年,当时吴激正在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担任翰林院修撰。这个时期,金朝已经灭掉了北宋,成为北方的统治者。
在吴激生活的时代,长安作为历史上的古都,虽然已经不再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它仍然是人们心中的理想之城。吴激在诗中对长安的古老建筑和繁华景象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同时也对古代长安的辉煌历史表示了深深的敬仰和感慨。
此外,吴激在这首诗中还表达了他对北宋灭亡的痛心和对金朝统治的不满。他借古讽今,通过对长安的怀念,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现实的不满。这种情感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反映了人们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