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
寂寂重寂寂,出门春草齐。
晚芳犹著树,江涨欲平溪。
山暝有时雨,村深何处鸡。
远山缘底恨,故作傍人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寂静再次陷入寂静,春天到了,门外的草已经长得一般高了。
夜晚的花朵仍然攀附在树上,江水上涨几乎要漫过小溪。
山中有时会下雨,村子深处传来谁的鸡鸣。
远处的山峦因为什么遗憾呢?看起来好像更低了些。
去完善
释义
1. 早春:描绘春天初至的景色。
2. 吴激:北宋文学家,号东山居士。
3. 寂寂重寂寂:形容寂静无声的环境。
4. 春草齐:春天的草地长势整齐。
5. 晚芳:指春天的花朵。
6. 著树:长在树上。
7. 江涨:江水上涨。
8. 平溪:指河水与岸边持平。
9. 山暝:山中的昏暗景象。
10. 有时雨:不时下起的春雨。
11. 村深何处鸡:村落深处传来的鸡鸣声。
12. 远山缘底恨:远方的山脉仿佛带着一丝愁绪。
13. 故作傍人低:故意显得比身边的人更低沉。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早春景象的诗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的自然景色,通过对“春草齐”、“晚芳著树”、“江涨平溪”等景物的刻画,展现了早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诗中提到的“山暝有时雨,村深何处鸡”则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而最后一句“远山缘底恨,故作傍人低”则寓意着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生动的画面和深沉的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深深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早春时节的北方大地还未褪尽冬日的寒意,阳光明媚的日子却已透露出春天的气息。吴激的这首《早春》正是创作于金朝时期,描绘了北方早春的景象。在那个时代,诗歌逐渐走向衰落,但吴激却以婉约清雅的笔调独树一帜,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艺术财富。
早年的吴激游学汴京,涉猎经史,学问渊博。金灭北宋后,他被掳至金国,起初任职翰林直学士、翰林待制等职,后又授翰林侍讲学士。这一段时间他亲身经历了亡国之痛和战乱之苦,也深刻体会到了民间的疾苦。他的诗歌深情而真挚,充满了对故土的眷恋和对人民的同情。
在吴激所处的时代,金朝正处于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然而,随着疆域的扩张和经济的发展,贵族阶层骄奢淫逸之风日盛,道德沦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吴激身处其中,深感忧虑,他将个人的情感寄托在诗歌之中,借助早春的景象抒发内心的感慨。
总之,吴激的这首《早春》既是他个人人生经历的写照,也是那个时代历史的见证。在他的笔下,早春时节的大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忧郁与哀愁,这正是他作为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