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燕去莺来春又到
燕去莺来春又到。花落花开,几度池塘草。歌舞筵中人易老。闭门打坐安闲好。败意常多如意少。著甚来由,入闹寻烦恼。千古是非浑忘了。有时独自掀髯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燕子离去黄莺归来,春天又来到。花朵落下再盛开,池塘边的草也绿了好几回。舞宴歌台上的人容易老去,关上门静坐享受宁静的生活也不错。不如意的事总是很多,如意的事却很少有。追究个什么缘由呢?何必自找烦恼?千年的世事纷扰都忘掉吧,偶尔独自掀起胡子笑一笑就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张元干:南宋文学家,字仲宗,号芦川居士,词风豪放,尤以婉约见长。
2. 蝶恋花:词牌名,本名“黄金缕”,亦称“鹊踏枝”“凤栖梧”等。
3. 燕去莺来:形容春天到来,燕子离去,黄莺飞回的景象。
4. 池塘草:指春天池塘边的青草。
5. 闭关打坐:指在静室中静心修行,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净。
6. 安闲好:意为享受安静美好的生活。
7. 败意常多如意少:表示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往往多于顺心之事。
8. 著甚来由:询问原因,为什么的意思。
9. 入闹寻烦恼:表示置身于繁华喧嚣的世界寻找烦恼。
10. 掀髯笑:形容人因开怀大笑而抖动胡须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春天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比燕去莺来、花落花开的繁华与平静,反映出词人对人生百态的独特见解。首先,词人用“燕去莺来”和“花落花开”描绘出春日的变化,展现出大自然的无尽生机。紧接着,他借“歌舞筵中人易老”道出人生的无常,意在告诉人们繁华终将落尽,唯有内心的安宁才是永恒的。
下片则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思考。其中,“败意常多如意少”概括了人们在现实中所面临的困境,充满了消极情绪。然而,这种悲观并非永恒,因为词人认为:“千古是非浑忘了。有时独自掀髯笑。”即,当我们抛开世俗的纷扰,专注于内心的修养,便能领略到生活的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蝶恋花·燕去莺来春又到》是宋代词人张元干在公元1174年左右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词作。
此时正值南宋时期,政局动荡不安。张元干是一位杰出的文人,曾任太学正、国子监祭酒等职。他因为不满秦桧的投降政策,辞官回乡,寓居福建。在这段时间里,他饱受战乱离乱之苦,深刻体会到了家国之恨和百姓之苦。
这首词中的“燕去莺来春又到”,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也表达了词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通过对春天的赞美,词人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强盛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