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洛神赋帖赞
庆云绚彩,河汉萦之。
列星垂天,日月明之。
先民授能,维圣成之。
英英后先,畴其胜之。
有晋大令,父而兄之。
一门擅奇,世共称之。
小楷之传,抑更精之。
芝灵葩奇,杳莫名之。
赐书官奴,既准绳之。
洛神出蓝,而复青之。
阅几何年,劫火经之。
鬼神护持,莫凭凌之。
煌煌炎图,帝中兴之。
严除清厢,又南荣之。
翰权墨衡,千古程之。
神览睿藻,二难并之。
一真既藏,大训形之。
流秘下方,万目惊之。
或轶或传,式经营之。
十阅岁华,迄克膺之。
竭橐以酬,尚或矜之。
恍然旧观,缄且縢之。
有炜庙瑟,天球鸣之。
鄙俚混淆,敢曰声之。
金籥玉笺,谨毖扃之。
咨尔子孙,思供承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的祥云绚丽多彩,银河如同一条丝带环绕其间。星星点缀在天空中,太阳和月亮照亮了大地。古代的人们赋予了权力,只有圣人才能成就伟业。英勇的后代们相继崛起,谁又能说他们不如前人呢?有一位来自晋朝的大夫,他的父亲和儿子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这一家人因为独特的能力而被世人所称颂。他们的小楷书法技艺高超,就像灵芝一样稀有而美丽。皇帝赐予的书信让这位官员感受到了荣誉和责任。洛神的美丽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她的美超越了任何其他的美人。不知道过了多少年,经历了多少次磨难,她依然得到了鬼神的保护,没有受到侵犯。皇帝的威严如同熊熊烈火,使国家重新兴盛起来。然后,他又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成为了南方的荣耀。他用笔墨衡量天下,成为了千古楷模。皇帝对才子们的才华赞赏有加,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人们争相模仿的对象。一个真实的故事被记录了下来,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典范。这个故事在世间流传开来,让人们惊叹不已。有的人会把它记录下来,有的人则会口口相传。经过十年的努力,我终于成功地将它呈现出来。我愿意付出所有的财富来感谢这一切,但也许还会有人对我的努力感到惊讶。我希望能像过去那样再次拥有美好的一切,并将它们永远封存。那些光辉的乐器在庙宇中发出美妙的声音,就像天空中的天球一样动听。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我不敢说自己能理解和表达这种音乐。我只希望能将这个美丽的秘密小心地保管好,让我的子孙后代也能感受到这份美好。
去完善
释义
【庆云】象征吉祥的彩云。
【河汉】银河,此处指代天空。
【列星】众星。
【日月】太阳和月亮,象征光明。
【先民】古时的百姓,这里指祖先。
【授能】给予能力。
【维圣成之】只有圣人才能成功。
【英英后先】优秀的后代。
【畴其胜之】没有人能超过他。
【有晋大令】指王献之,他是东晋的大令(相当于宰相)。
【父而兄之】父亲般的尊长。
【一门擅奇】指王家一门才艺出众。
【小楷之传】指流传下来的王献之的小楷作品。
【抑更精之】显得更加精美。
【芝灵葩奇】形容书法奇妙如灵芝、奇葩。
【杳莫名之】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官奴】指吕雉,曾赐予王献之书法珍宝。
【既准绳之】已经作为衡量标准。
【洛神出蓝,而复青之】洛神赋的美,如同出水芙蓉。
【阅几何年】经历了几百年。
【劫火经之】指火灾。
【鬼神护持】神奇的力量保护着这些珍品。
【煌煌炎图】光彩照人的画卷。
【帝中兴之】皇帝复兴。
【严除清厢】指皇家宝库。
【南荣之】指再次兴盛。
【翰权墨衡】书法的最高标准。
【千古程之】成为千古典范。
【神览睿藻】神明欣赏才华横溢的文章。
【二难并之】王献之与曹植都擅长书法。
【一真既藏】一件真品已经收藏。
【大训形之】宝贵的教训得以流传。
【流秘下方】珍贵的秘籍在民间流传。
【万目惊之】众人惊叹。
【或轶或传】有的失传,有的传世。
【式经营之】按照传统方式保存。
【十阅岁华】经历了数十年的时光。
【迄克膺之】终于得到。
【竭橐以酬】倾尽所有来换取。
【尚或矜之】尚且有点自豪。
【恍然旧观】仿佛回到了过去。
【缄且縢之】封闭并珍藏。
【有炜庙瑟】比喻书法之美。
【天球鸣之】比喻声音优美。
【鄙俚混淆】粗俗的语言难以表达。
【金籥玉笺】金制的乐器,玉制的纸笔,赞美书法珍品。
【谨毖扃之】谨慎地保存。
【咨尔子孙】向你们的后代。
【思供承之】希望继续传承。
去完善
赏析
《王献之洛神赋帖赞》赏析:
此篇颂赞文采横溢,词句典雅,深具书法艺术之神韵。文章首先描绘了王献之书法艺术的独特之处,如“庆云绚彩”、“河汉萦之”等句,表现出其对书法艺术的深厚理解和独到见解。同时,通过对洛神赋帖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古人书法技艺的敬仰之情。文中多次提到“列星垂天”、“日月明之”等景象,寓意着书法家们在艺术领域的璀璨成就。
此外,文章中还有诸多对古人书法技艺的赞颂,如“小楷之传,抑更精之”、“英英后先,畴其胜之”等句,体现了对古代书法家的崇敬之情。同时,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书法艺术传承与发扬的热切期望,如“咨尔子孙,思供承之”一句,希望后人能够继承和发扬书法艺术的优秀传统。
整篇文章诗词华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古人书法技艺的敬仰之情,也有对书法艺术传承与发扬的热切期望,堪称一篇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献之洛神赋帖赞》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朝,具体来说,大约是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社会相对安定,文化艺术繁荣发展,书法家们纷纷致力于书法艺术的创新与传承。
王献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技艺精湛,尤以行草见长。而洛神赋则是一篇描绘女神宓妃的辞赋,这篇文章描述了洛神的美丽与飘逸,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岳珂是一位南宋诗人,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王献之书法技艺的赞美和对洛神赋辞藻的欣赏。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