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善斋
群居有深益,相视无余事。
此道存诸中,了然见眸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群体相处有很多深刻的益处,互相审视没有什么多余的事情。这种生活方式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一目了然地呈现在眼睛里。
去完善
释义
1. 群居:在一起生活或工作。这里指共同生活或学习的人。
2. 深益:深远的益处。这里指通过共同学习和交流获得的深刻的知识和见解。
3. 相视:相互看待,相互理解。这里指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4. 无余事:没有什么多余的事情。这里指人与人之间没有无谓的纷争和矛盾。
5. 此道:这种道理,这里指关于学习的道理。
6. 诸:之于。
7. 中:内心,心里。
8. 了然:清清楚楚地。
9. 眸子:眼睛。这里指从眼睛里看出一个人的想法和感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与友人共处的时光中所体悟到的深奥道理。诗人认为在人群中学习、交流具有很大的益处,与朋友们互相了解,彼此坦诚相待,可以消除生活中的琐事烦恼。
接下来的诗句“此道存诸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真正的友情不仅仅表现在表面行为,而是隐藏于内心的真挚情感。最后一句“了然见眸子”则强调了朋友之间应以真诚的眼神进行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相互理解和信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善斋》是宋代诗人李吕创作的一首描绘斋堂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15年至1118年之间,这是南宋初期的时期,正值金国南侵,战乱频繁。在这段时间里,李吕的家乡江西被战火波及,百姓生活困苦。为了避乱,他带着家人四处流浪,最后在赣州定居下来。这段时间的生活经历,让李吕对百姓的痛苦感同身受,也使他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尊严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政府为了抵御金兵入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军事防御、整顿内政、选拔人才等。然而,由于政治腐败和军备废弛,这些措施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相反,金兵不断南侵,使得江南地区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时代背景为李吕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能够以诗为武器,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