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近世饮者尊尚苦味有感成诗

标题包含
近世饮者尊尚苦味有感成诗
悠悠古先酒,曲糵化为醴。 适口固匪他,诗人咏其旨。 岐黄作本草,甘辛味所纪。 惟清香滑辣,四事世云尔。 孟诜注为苦,自不烛厥理。 至今蔑公论,遂以诜为是。 乖僻随躭嗜,不尔遽遭诋。 气禀炎上作,无与诸胆比。 人情素弗食,尝者为雪耻。 柳家集众药,意在勗诸子。 未闻无其故,反以彼为美。 一呷三掉头,强咽身耸起。 从来好欢伯,可畏非可喜。 孤负太和名,翻作搅肠水。 因思俗颠倒,类此盖多矣。 大路指为迂,曲径偏践履。 郑声既可恶,满市更盈耳。 憔悴间姬姜,一莸杂兰芷。 贪浊和者众,独清竞萋菲。 善恶久相淆,何特酒而已。 至当终难掩,岂必随风靡。 革弊会有时,周道本如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吕(1902年-1970年),原名李树藩,字吕,号竹君,河北安国人。中国著名书法家、教育家。 李吕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行书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古老的酿酒技艺传承至今,酒已化身为各种美味。诗人吟咏着酒的美好滋味,百草黄岐曾详细记载了酒的甘甜辛辣之味。世人只知清香、滑顺、辛辣四种口感,却忽略了其他复杂的味觉体验。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孟诜曾为酒的味道过于苦涩而皱眉,但他的观点并没有被广泛接受。人们往往喜欢追求新奇和刺激,但却可能因此遭受指责。饮酒使人热血沸腾,但并无助于胆量增长。平时很少人喝酒,但在品尝之后却认为它祛除了自身的羞耻之心。柳家人收集各种草药,目的是用来告诫子孙不要饮酒过度。他们并不理解为什么别人爱喝这样的烈酒,反而觉得这种酒很美味。在尝试了一口酒后,有人不禁三次回头,勉强吞咽下去,身体还因为酒的力量而颤抖起来。世间有很多人热爱这种烈酒,却无法让人感受到愉悦和快乐。如此一来,酒的品质也受到了损害,甚至成为了让人闹肚子的酒水。同时也可以想到,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正常的大路被视为迂回,曲折的小路却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行走。听起来有些厌烦的郑声却遍布街头巷尾。混杂其中的美女们也变得瘦弱不堪,她们就像杂草一般生存在美丽的兰芷之间。贪婪和堕落的人们众多,那些独善其身的人却在努力保持自己的清白。善良与邪恶长期混淆不清,又岂止是在酒的问题上呢?然而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我们不需要盲目跟风。改变恶习将会有时机,周道的美好愿景仍然如同砥石一样坚实。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悠悠古先酒:指远古时期的美酒。悠悠,形容时间久远。 2. 曲糵化为醴:曲糵,古代酿酒用的发酵剂;醴,甜酒。这句说用曲糵酿造出的酒甜美。 3. 适口固匪他:适口,适合口感;匪他,不是其他。这句说美酒的口感独特。 4. 诗人咏其旨:诗人赞美酒的滋味。 5. 岐黄作本草:岐黄,古代名医;本草,中药学著作。这句说岐黄在《本草》中记录药性。 6. 甘辛味所纪:甘辛,甜辣的味道;所纪,记载。这句说《本草》中记载了各种味道。 7. 惟清香滑辣:清香,清新的香气;滑辣,柔滑辛辣的口感。这句说世人推崇的四种口感。 8. 四事世云尔:这四件事是人们常说的。 9. 孟诜注为苦:孟诜,唐朝名医;注,注解。这句说孟诜在《食疗本草》中将苦味列为首位。 10. 自不烛厥理:自己不清楚其中的道理。 11. 至今蔑公论:蔑,忽视;公论,公众的意见。这句说直到现在还忽视公众的意见。 12. 遂以诜为是:遂,就;是,正确。这句说认为孟诜的观点是正确的。 13. 乖僻随躭嗜:乖僻,性格怪僻;躭嗜,沉溺于嗜好。这句说有些人追求与众不同的口味。 14. 无与诸胆比:无法与其他酒类相比。 15. 人情素弗食:人们通常不喜欢吃苦的东西。 16. 尝者为雪耻:尝试吃的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气。 17. 柳家集众药:柳家,指宋朝著名医生柳开;集众药,收集各种药材。这句说柳开在《时令论》中提倡饮食调养。 18. 意在勗诸子:意在鼓励大家。 19. 未闻无其故:没有听说过无缘无故的事情。 20. 反以彼为美:反而认为那种东西是好的。 21. 一呷三掉头:呷,小口喝;掉头,摇头。这句说品尝美酒时反复摇头。 22. 强咽身耸起:勉强咽下,身体耸起。 23. 从来好欢伯:欢伯,指美酒;从来,一直。这句说一直喜欢美酒。 24. 可畏非可喜:可怕但不是令人喜悦的。 25. 孤负太和名:辜负了太好的名声。 26. 翻作搅肠水:翻,变成;搅肠水,指令人难受的酒。 27. 因思俗颠倒:因为思考世俗的颠倒。 28. 大路指为迂:大路,正道;迂,迂回。这句说正道被认为迂回。 29. 郑声既可恶:郑声,即靡靡之音;可恶,令人厌恶。这句说靡靡之音令人厌恶。 30. 满市更盈耳:满市,整个市场;盈耳,充满耳朵。这句说市场上充斥着这种声音。 31. 憔悴间姬姜:憔悴,枯萎;姬姜,指美女。这句说美女之间也有优劣之分。 32. 一莸杂兰芷:莸,一种草;兰芷,兰花和白芷,比喻美好的事物。这句说丑恶的事物混杂在美好的事物之中。 33. 贪浊和者众:贪浊,贪婪污浊的人;和者,附和的人。这句说附和贪浊的人很多。 34. 独清竞萋菲:独清,独自清白;竞萋菲,竞相诽谤。这句说清白的人容易被诽谤。 35. 善恶久相淆:善恶,好坏;相淆,混淆。这句说好坏长期混淆不清。 36. 何特酒而已:何特,何况只是;而已,罢了。这句说不仅仅是酒的问题。 37. 至当终难掩:至当,最恰当的道理;终难掩,始终难以掩盖。这句说最恰当的道理始终难以被掩盖。 38. 岂必随风靡:岂必,何必;随风靡,随风倒下。这句说何必盲目跟风。 39. 革弊会有时:革弊,改革弊端;有时,有朝一日。这句说改革弊端有朝一日会实现。 40. 周道本如砥:周道,大道;如砥,像磨刀石一样平坦。这句说大道本来就像磨刀石一样平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人饮酒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以及作者对这些现象的不满和批判。在诗中,作者认为酒的美味在于其香、滑、辣四种口感,而并非苦味。然而,当时的人们盲目追求苦味,忽视了酒的真正美味,这种行为被作者认为是背离了常理和公论。同时,作者还指出,这种不良的风气使得那些坚持品尝酒的真味的人反而受到了诋毁和排斥。此外,作者还对当时社会的诸多不正之风进行了讽刺和抨击,表达了希望变革不良风气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展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近世饮者尊尚苦味有感成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李吕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之间。李吕生活在动荡的南宋晚期,当时社会矛盾激化,民族危机严重。 李吕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关注民生疾苦的知识分子,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时代风云的关注和对民众苦难的同情。这一时期的诗人普遍怀有忧国忧民的情感,而李吕则更为强烈地表现出了这种情怀。他通过描绘饮者尊尚苦味的现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病态和人们内心的痛苦。 此外,李吕还对宋代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饮茶之风盛行。茶的苦味象征着人生的艰难困苦,而李吕通过对饮者尊尚苦味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