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追挽刘平父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追挽刘平父二首 其一
奕世旗常记姓名,屏山道学蔼余馨。 流风与世为标的,好义于君见典型。 琴韵祗求追古意,吟怀偏喜旁林扃。 相逢恨晚情犹厚,怅望音容隔杳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吕(1902年-1970年),原名李树藩,字吕,号竹君,河北安国人。中国著名书法家、教育家。 李吕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行书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奕世传家,旗常上记着你的名字;屏风般的山峰间,儒道的学者们弥漫着你的余香。你的作风是世间的榜样,仁爱公道是你的典型。你的琴声只追求古人的真意,而你的诗心更爱那山林之间的空灵与宁静。我们相识恨晚,但友情深厚,可惜如今却只能对着远方的模糊身影惆怅不已。
去完善
释义
奕世:累世,代代相传之意。奕,累,重叠。 旗常:古代宫廷、官署或宗庙用以悬示勋德者的旌旗。这里代指功勋与荣誉。 屏山:山名,位于今江西省上饶市境内,李吕曾在此读书学习,此处以“屏山”代指他求学的地方。 道学:儒家学说,尤指宋儒所提倡的道德学问。 蔼:形容气味、烟气等蒸腾弥漫的样子。这里借喻刘平父的道德学问广为传播,深入人心。 余馨:比喻留下美好的名声。 流风:流传下来的风尚、习俗。 与世:世界,社会。 标的:事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榜样。 好义:爱好正义,行侠仗义。 于君:对君主的态度和行为。 见典型:成为典范。 祗求:只求,仅仅追求。 琴韵:弹琴时的音色、旋律。 吟怀:诗歌创作的情致和怀抱。 偏喜:特别喜欢。 旁:靠近,接近。 林扃:树林深处。 恨晚:遗憾相识太晚。 情犹厚:友情依然深厚。 怅望:满怀惆怅地远望。 音容:声音与容颜,表示怀念故人的情状。 杳冥:遥远而模糊不清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追挽刘平父二首 其一》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李吕悼念友人刘平父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刘平父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品格的赞美。通过描述刘平父的家世、学问和人品,诗人传达出他与刘平父之间深厚的友谊和遗憾未能早日相识的心情。全诗以沉痛的笔触表达了失去知音的痛惜和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追挽刘平父二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李吕创作的一首诗,以表达对已故友人刘平父的哀思之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这个时期正值北宋中期,国家相对安定,经济、文化繁荣,诗词歌赋的创作氛围浓厚。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李吕作为一位颇有才情的文人墨客,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哀思之情。他在这首诗中提到“独步承平日”,表达了当时社会安定的现状;“巢由固非赘”则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仰和怀念。在诗中,李吕还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如“青松树犹存,白云空自闲”,使全诗充满了深深的哀思之情。 在这段时间里,李吕的人生经历并不平坦。他曾担任过多地的官员,后因种种原因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他与刘平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因此,当刘平父去世后,李吕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故友的深切哀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