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令裕言诗
寓形宇宙有感发,无一不可供诗眸。
风花浩荡百变态,草木荣悴皆穷搜。
浑成功括造化窟,未辞斧凿孰为优。
要当险易随地出,或平或激如水流。
不才正自困讥骂,白璧为赠非所求。
自怜不具正法眼,解颐安足论赓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宇宙中寄寓形体并有所激发,所有的景象都可成为诗人灵感的源泉。
花儿随风摇摆呈现出千姿百态,草木的繁荣与枯萎都值得仔细探究。
这完整地概括了自然界的奥秘,但谁能判断其技巧的高下呢?
应该要根据地势的变化,时而平坦,时而激荡,就像水流一样自由流动。
我没有才能,正在被批评困扰,虽然我不需要你的赞美,但我渴望真正的理解。
我自己可怜自己没有正确的观察和理解事物的能力,让人发笑并不是我的目的。
去完善
释义
1. 寓形:寄身于天地之间。
2. 感发:引发情感和思考。
3. 诗眸:诗人观察世界的眼光。
4. 风花浩荡:形容丰富多彩的事物。
5. 百态:各种形态。
6. 荣悴:繁荣与衰败。
7. 造化窟:大自然创造万物的奥秘。
8. 斧凿:比喻诗文创作的技巧。
9. 险易:指诗文的风格,或险峻,或平易。
10. 激:波涛汹涌的水流。
11. 自怜:自我同情。
12. 正法眼:佛教术语,指真正领悟佛法的智慧。
13. 解颐:开怀大笑。
14. 赓酬:写诗相互唱和。
去完善
赏析
《次韵令裕言诗》是南宋诗人李吕的作品,该诗是一首抒发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见解和追求的诗。诗中,作者首先以“寓形宇宙有感发”开篇,以表达自身在宇宙万物中的感慨与感悟,这种情感体验成为诗人创作的动力源泉。随后,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风花浩荡、草木荣悴的观察,寻找创作素材。他认为,这些丰富多彩的现象正是大自然赋予诗人的宝藏,需要用心去挖掘和探索。
接着,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诗歌创作观:“浑成功括造化窟,未辞斧凿孰为优。”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待诗歌创作的态度,即应该尽力去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通过锤炼、雕琢,使作品达到浑成的境界。同时,诗人认为,无论是简单明了还是复杂深刻的诗句,都应该根据内容的需要而自然地呈现出来,如同水流一样,时而平静,时而激荡。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自嘲自己缺乏才能,常常受到他人的批评和指责。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创作原则,不受他人影响,正如他所言:“白璧为赠非所求。”这里,诗人用白璧来比喻自己的纯洁无暇的品质和高尚的追求,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自我认同感。
最后,诗人反思自己缺乏正确评判诗歌的眼光,担心自己在为他人解颐的过程中可能无法达到真正的唱和程度。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展示了他坦诚、谦逊的品格和执着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令裕言诗》是南宋诗人李吕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繁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李吕的生活一帆风顺。李吕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取得好成绩。这使得他不得不放弃对功名的追求,转而投身于文学创作。
在这段时间里,李吕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探讨文学,分享人生的感悟。在这样的氛围下,李吕的创作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这首《次韵令裕言诗》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