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香亭二首 其二
花落飘碎琼,果熟染黄蜡。
张君鼻观间,莫著兰麝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花儿凋零,碎琼般落下;果实成熟,犹如染上了黄色的蜂蜡。
在这位张先生的心神中,不必掺杂着兰花与麝香的纷繁。
去完善
释义
《橘香亭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李吕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对该诗中部分词句的注释:
1. 琼:这里指代花朵。
2. 蜡:这里指代橘子表面一层薄薄的黄色表皮。
3. 张君:作者的一位朋友。
4. 鼻观:通过嗅觉感知事物的能力。
5. 兰麝:一种香味浓郁的香料。
6. 杂:混杂、掺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橘子的花、果为象征,通过描绘其形态色彩,传达了诗人对张君品德的赞美与期待。“花落飘碎琼”描述了橘子花的美丽,但稍纵即逝,如同过眼烟云,表达了人生无常、光阴流逝的感慨。“果熟染黄蜡”则描绘了橘子成熟时的金黄色彩,象征着丰收和喜悦。
诗人的朋友张君,作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应该保持其纯净的品质,不受世俗纷扰的影响。因此,诗人期待张君在生活中的鼻子可以像敏感的动物一样,敏锐地察觉出良莠之分,不沾染任何不良的气息,就像兰花与麝香那样具有清香之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橘香亭二首 其二》这首诗创作于宋朝末年,具体时间为公元1276年。此时正值元朝的崛起和宋朝的衰落时期。诗人李吕,生活在这一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他曾担任地方官职,但受到政治斗争的影响,多次被贬谪。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在这段时间里,元朝不断向南扩张,对宋朝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宋朝内部政治腐败严重,官僚之间争权夺利,导致国家日渐衰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吕的创作主题多与民生疾苦、社会矛盾以及个人的忧患意识紧密相连。
《橘香亭二首 其二》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家乡的一景一物,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国家动荡之际,对自己命运和未来忧虑的心情。诗人通过咏物抒怀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以及对家园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