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邓彦高韵
性学丝毫未易通,醇疵何敢议轲雄。
文章事业须年少,朴钝情怀属老翁。
闲把笑谈穷物外,漫裒今古著胸中。
触来方寸有余地,喜到小斋缘素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理解性和学问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我可不敢轻易评论好坏。写作与钻研需要年轻人旺盛的精力,而淳朴迟钝的性格则更符合老年人的气质。闲暇时与他人畅谈古今,内心却能保持淡定从容。当接触到复杂问题时,我总是能够找到一个解决之道,这种喜悦之情在小书房里油然而生。
去完善
释义
1. 性学:指关于人性的学问,这里可能指的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学习。
2. 丝毫:形容极小或很少的事物。
3. 醇疵:醇,纯正;疵,缺点。醇疵表示对事物的纯正与瑕疵的探讨。
4. 轲雄:此处可能是指孟子,因孟轲是孔子的嫡系弟子,后世尊之为"亚圣",以此表示尊重。
5. 年少:年龄尚轻的人,这里指有作为的年轻人。
6. 朴钝:朴素,不炫耀自己。
7. 闲把:闲暇时随意谈论。
8. 笑谈:轻松愉快的谈话。
9. 物外:世俗之外,这里指不关心物质享受,超脱尘世。
10. 漫裒:漫,随意;裒,搜集。漫裒意为随意地搜集。
11. 今古:现在与过去,这里指历史上的人和事。
12. 著胸中:将它们记在心上。
13. 触来:接触到事物。
14. 方寸:内心,心意。
15. 小斋:小屋,狭小的住处。
16. 素风:质朴的风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诗人对于学术、文学与人生的深刻理解。首联点明作者认为性学问题复杂,自己不敢轻易评判。颔联通过“文章事业须年少,朴钝情怀属老翁”展示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各自擅长和适合的事务,这体现了李吕尊重年龄差异的观点。颈联表达了作者作为文人墨客的特点:平时喜欢谈论文学及历史话题,显示其学识渊博且具备浓厚的人文精神。尾联则表明当遇到合适的话题时,作者会乐在其中,发挥自己的学识,充满风趣地与人交流。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学术的敬畏、对人文素养的重视以及对于人生哲学的独特看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借用邓彦高韵》是南宋诗人李吕的作品,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1189年)。此时正值南宋中叶,朝廷偏安江南,诗人们多寄情山水,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李吕字滨老,福建长溪人。他生于书香世家,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李吕并未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而是在乡间教书为生。他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曾两度遭遇丧妻之痛,生活贫困潦倒。尽管如此,他依然坚守气节,关心国家大事,以诗歌表达自己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宋孝宗在位期间,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但北方领土仍被金人占领。当时朝廷内部存在着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政治斗争,许多文人士大夫忧心忡忡,希望朝廷能够收复失地,恢复国家统一。这种时代背景为李吕的诗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诗篇既抒发了个人的感慨,又反映了时代的呼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