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君山观招真阁六首 其二
数峰碧巑岏,乌君成道山。
仙游杳难问,空锁白云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数座山峰青翠嶙峋,那正是乌君修炼得道的地方。仙人的踪迹难以寻觅,只留下悠悠白云独自悠闲。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巑岏:形容山峰峻峭,这里指君山的险峻景色。
2. 乌君:传说中的神鸟,相传它能变化成人,是道教中的重要角色。在这里,乌君可能指的是居住在君山的神仙或仙人。
3. 成道山:传说中神仙修炼得道的地方,这里可能是对君山的比喻。
4. 仙游:神仙的游历,这里表示神仙们的行踪难以捉摸。
5. 空锁:白白地锁住,指云雾笼罩着山峰,却未能锁住神仙的脚步。
6. 白云闲:形容白云在天空中悠悠飘荡的样子,象征着神仙的自由自在。
去完善
赏析
《题君山观招真阁六首 其二》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诗中作者以“数峰碧巑岏,乌君成道山”的描述,展现了君山观一带山峰的壮丽景色。这里的“巑岏”一词形象地表现了山峰险峻、高耸的特点。接着,诗人又以“乌君成道山”点明这是神仙修炼之地,增添了神秘色彩。
后半部分的“仙游杳难问,空锁白云闲”则将视线转向了山中飘渺的白云。通过“杳难问”与“空锁”的对比,突出了仙人的神秘莫测和仙境的幽深广阔。同时,以“白云闲”作为结尾,既寓情于景,传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悠然自得的心境,又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使整首诗的画面更加立体生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题君山观招真阁六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李吕在公元1164年创作的。这个时期,正值宋金对峙之际,南宋偏安江南,北方领土被金国侵占。
李吕(1122-1198)字和叔,号懒庵,浙江缙云人。他的生活经历了宋金交替的时期,年少时就遭逢战乱,家道中落。成年后寓居临安,曾任国子正。由于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曲折,李吕对现实深感忧虑。他在这首诗中所表现的向往超脱尘世的意境,反映了他内心对社会现实的深深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很多士人都像李吕一样,面对现实的苦难,他们寄情山水,寻求心灵的慰藉。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李吕的诗歌作品中,也普遍存在于南宋文人的创作中。
去完善